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由于社会逐渐进入青铜器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平民百姓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面对纷乱的社会状况,希望通过思索和钻研前人治世理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这时候,
儒家学派的思想统治中国民族的精神世界长达两千年之久,直到今天,其遗毒仍然流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但在两千三百年前,儒家学派曾遭到了一次堪称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由秦始皇赢政所发起的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历史上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他几乎毁掉了了秦代以前大部分的历史著作,有人说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错,也有人说是李斯的错,那么焚书坑儒的罪魁祸首是秦始皇还是李斯了? 尽管秦始皇有统一中国的伟大业绩,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也就是继国土的统一后,进行思想文化的统一了.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为开辟了国土,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庆祝宴会,许多大臣都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博士淳于越却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这时候,李斯已经做了
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仆射(博士长官) 周青臣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古不
读书人 儒指的是守旧观念的读书人。 儒生,即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