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对心肌梗塞的检查和诊断有何意义? 在核磁共振(MR)图像上,心脏本身显示良好的自然对比。MR对心肌梗塞诊断的价值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能够分辨正常的和梗塞的心肌。 (2)能够识别心肌梗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在核磁共振图像上,心脏本身显示良好的自然对比。利用心电图门控触发扫描法,可以获得不同心律周期的心室、心房图像。还可用于观察心肌梗塞前的缺血及梗塞周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在核磁共振图像上,心脏本身显示良好的自然对比。利用心电图门控触发扫描法,可以获得不同心律周期的心室、心房图像。还可用于观察心肌梗塞前的缺血及梗塞周
(1)脑脊液检查多为正常。(2)CT扫描:发病在24小时以内的脑血栓CT扫描可正常。24小时以后在受累脑区可见楔形、方块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但脑干与小脑梗塞可因骨质伪影辨认不清。(3)MRI扫描:发
核磁共振好于CT好于X光,他这么做是想多赚你钱 核磁共振好于CT好于X光,他这么做是想多赚你钱 我是骨科医生!看问题的角度和放射科的医生可能不太一样,因为医生如果决定给你做手术,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一
运动试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出心肌氧供求失衡,引起心电图改变,从而估计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诊断冠心病等。心肌梗塞病人进行运动试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评价病人的危险度,以便科学地指导治疗康
急性心肌梗塞时多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约75%~80%,但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出现不典型的心电图图形,应结合临床表现及酶学检查,方可得到证实。 (1)症状发生的最初6~12小时,心电图
临床上判断一个病人是否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不仅要靠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而且要看血清酶有无相应的变化。因为血清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是最实用而又十分敏 感的方法。这些血清酶主要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
粪便镜检时,加生理盐水一滴于载玻片上,用木签挑取粪便(脓血部分)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合,涂匀,厚度应适中,查阿米巴包囊时,可加做碘液法,涂片后,覆以盖片镜检。先用低倍镜将全片检视一遍,注意有无虫卵等“大型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有人认为下列几条可作为诊断标准:(1 )心肌缺血性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2)心电图示ST段下降和/或T波倒置,持续时间48小时以上,无病理性Q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