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头痛治拟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穴取百会、风府、列缺、外关。鼻塞流涕者加迎香,两颞部头胀痛者加太阳。 百会沿皮刺入头皮腱鞘内1寸,风府为危险穴位,其直下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所以不可深刺,通常直刺0.
风寒头痛治拟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穴取百会、风府、列缺、外关。鼻塞流涕者加迎香,两颞部头胀痛者加太阳。 百会沿皮刺入头皮腱鞘内1寸,风府为危险穴位,其直下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所以不可深刺,通常直刺0.
风寒头痛治拟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穴取百会、风府、列缺、外关。鼻塞流涕者加迎香,两颞部头胀痛者加太阳。 百会沿皮刺入头皮腱鞘内1寸,风府为危险穴位,其直下深部为生命中枢延髓,所以不可深刺,通常直刺0.
风寒头痛时,痛连到颈背部,遇风尤其剧烈,常常喜欢包裹着头,微恶风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 白芷12克,甘草6克,羌活10克,荆芥10克,川芎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
治拟补血通络止痛。穴位应选取百会、风池、太阳、合谷、膈俞、脾俞、血海和三阴交。 膈俞和脾俞应斜向脊柱侧针剌,深度0.5~1寸,也可用灸法。每日1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治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穴位可选取百会、风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伴有瘀血重者可加膈俞,少腹冷痛者加灸关元穴。 针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可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也可于每次经行前3天左右
治拟祛风化湿、通络止痛。穴取风池、印堂、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头痛昏蒙时可加头维、通天、三阳络。 印堂应用提捏进针法,持1寸毫针向下平刺0.3~0.5寸,阴陵泉可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2
腰椎穿刺是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手术麻醉给药的途径,但有时有些患者在穿刺后的数小时有持续性的头部胀痛、钝痛、搏动样痛,与体位有关。 中医辨证为风症属虚者为多,治拟祛风补虚清窍为主,基本方为:川芎12克,防
治拟镇静安神,通络止痛。穴取百会、风池、率谷、太阳、合谷、印堂、阳陵泉。 针用泻法,可适当延长针刺时间,长者可达数小时。每日1次,或3~4次,10天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