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来了忽鲁谟斯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的麒麟、长角马哈兽;木古都束的花福禄和狮子;卜刺哇的千里骆驼和驼鸟。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他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下西洋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进行睦邻友好
指南针,星星,沿途岛屿,也有航海图. 太阳、星星、司南
1.炫耀国威 2.带来西洋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先进发明 3.增强与海外各国的生产贸易,发展海外关系 参考资料:我的历史书 根据老师教的 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恢弘国家威望 发展与海外贸易 发展外交
郑和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他出生于1371年,原姓马,名和,小字三保。12岁时被抓入宫中给燕王朱棣当侍童。朱棣当皇帝后,被升为内宫监太监,并赐姓郑,又称“三保太监”。 朱棣为巩固他的统
中国网消息:在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前几年曾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新疆罕见袖珍《古兰经》被专家认为是郑和下西洋时期从阿拉伯世界带回来的,从而使这部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成为郑和对中国文化
朱棣简介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起,朱棣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
带了。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永乐年间,中国较之明初更加强大,郑和船队更是当
一共七次 7次下西洋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十五世纪初叶著名的航海家。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 七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