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休息时为什么是倒挂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生物习性

蝙蝠是惟一一种可以飞行的哺乳类动物,它们昼伏夜出,并在晚上飞到洞外开始捕捉昆虫,而白天却在洞中睡大觉,一旦到了冬天,它还要冬眠。蝙蝠睡觉的姿势特别有意思,它们用后爪使自己倒挂于洞中休息。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是因为蝙蝠的前肢已经开始形成翅膀,而爪子的指骨相当长,在四根指骨和身体、尾骨之间长有一层小膜,类似于鸟的翅膀能够用来飞行,但是没有羽毛,惟有第一根指独立于外边,非常短小,蝙蝠用它爬行。它的后肢十分弱小,不能走路,也不能站立,仅能用前肢笨笨地爬行。它在起飞时也相当困难,它必须利用从空中落下的惯性飞走,如果不幸掉在地上,翼膜以及身体都必须贴在地面上,它就再也飞不起来了。因此,蝙蝠总是把自己倒挂在洞中休息,才不至于给自己添麻烦。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