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2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更说不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间的说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本主义。质疑改革的左派,认定中国走的是背离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道路。多数改革派人士实际也认为,中国改革就是学习、模仿、照搬资本主义。当然,官方是不认可、不赞同上述说法的。于是采取了“不争论”、“只做不说”、“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由于认识的分歧和利益的冲突,围绕改革方向的争论终于再次爆发。

我始终认为,这不是坏事,是好事。左派起了“捅破窗户纸”的作用。争论的好处就是,强迫你在关键问题上学习、思考、反省,从而作出回答。本人从这场争论中收益匪浅,思考了许多过去从未思考的问题。今天尝试回答这个事关党、国家、人民的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结构社会主义与功能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两种理论,一种为结构社会主义,另一种为功能社会主义。

结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加公有制,计划的程度又取决于公有化程度,所以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公有制。1936年苏联生产资料实现单一公有制后,斯大林即宣布建立了社会主义。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也宣布进入社会主义。斯大林与毛泽东都把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看作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标准。而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是可以凭借党所掌握的政治力量迅速提高的。所以,斯大林宣称10-15年苏联就可建成共产主义。而毛泽东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2年后,就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向共产主义过渡。

斯大林与毛泽东都是结构社会主义论者。他们都不关注社会主义的功能问题,即社会主义究竟给人民能带来什么,以至产生了“宁要社会主义草,勿要资本主义苗”的价值误断。结果是苏联和中国都没有把经济搞上去,人民普遍贫困的问题也没有解决。

邓小平一语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质疑结构社会主义的第一位共产党领导人,从而开创了功能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1)

邓小平的功能社会主义,把生产力作为评判社会主义的标准,提出了著名的“猫论”与“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这三项功能的结构就是合理的,即使是资本主义的,也可参照、学习、引进;不符合这三项功能的结构就是不合理的,即使称作社会主义的,也要改掉。中国的改革就此起步,发展非公有经济,引进市场经济制度,改变了原社会主义的结构。

对于这场改革,有些人很不赞同,曾经发生姓“社”姓“资”的两次争论。去年起,刘国光、马宾、巩献田发动了对改革的再次质疑。刘国光的“计划少了、市场多了”,马宾的“公有制少了、非公制多了”,巩献田的“国有企业不准出售”都是依据结构社会主义论。他们认为,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结构,就是背离社会主义,背离马克思主义。他们不理睬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不接受功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要求中国退回传统社会主义的老结构。这样,中国改革的方向之争就不可避免,也就发生了结构论与功能论的冲突。

以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确在采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但在政治上,中国没有充分放开,以至于现在的市场经济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我认为这是目前的真实“特色”。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都不满,不满什么呢——腐败极为严重。事实上,中国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说穿了,百姓不在乎社会的制度是什么,只要他们享受到国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在意社会意识形态。资本主义之所以是大多数国家的主流制度,只是说明它的生命力还很强,符合现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它的上升空间,气数尽时,自然会灭亡,然后进入所谓的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向更高层发展。而目前的社会主义,相当于空中楼阁,生产力的发展终究是不可能跳跃式的——跳过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