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晕倒 怎么办?
寒冷时节,洗一个热水澡,放松身心,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是有些入在浴室洗澡时却会感到头昏、心悸、气促,甚至晕倒;这是怎么回事呢?
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在浴室洗澡,人由冷环境进入热环境,为了调整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反射性地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器官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为了保证重要器官脑,心、肾的供血量,便会反射性地使心跳加快,人便会感到心跳加快和心悸。如果这种代偿作用仍后,由于缺氧,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碳,刺激神经中枢,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出现气促。
如果在洗澡时出现头昏、气促、心悸、甚至晕倒时,救护者应立即让病者平卧,严重的可把脚稍微抬高;以干毛巾包住身体、注意保温,不要直接吹冷风;神志恍您时可用指尖掐人中、十宣等穴位;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防止恶心、呕吐时误吞下呕吐物;在清醒前不要给吃东西,并注意检查有无外伤。
为了预防洗澡时晕倒,在洗澡前可饮些热饮料,用干毛巾擦热身体、每次在浴室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5分钟左右,可到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休息片刻。
“浴晕”后怎么办
冬季有人在温度较高的室内洗澡,尤其是长时间在热水盆中久泡,
可能突然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大汗不止等症状,严重者会
晕倒盆内,年老体弱者更容易发生这种“浴晕”现象。据日本一项研
究显示,60岁以上老人入浴猝死者发生率很高(约占总猝死者的76%
),大多数死于入浴过程中突发的心肌梗死、脑出血等,这都是因为
高龄老人自身调节机能衰退,无法适应入浴前后的温差变化,血压突
然升高或降低从而导致猝死。所以老人冬季洗澡,为安全起见,应注
意以下几点:
一旦发生“浴晕”时,家人应将老人尽快扶出或抬出洗澡间,平
卧于空气新鲜处,注意身上要保暖,以防感冒。
给病人喝些热糖开水或热生姜汤,一般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如经上述处理不见好转,尤其是出现有频繁呕吐、神志不清或胸
前区憋闷及疼痛等症状时,应尽快送医院诊治。
另外,冬季老人洗澡要注意水温不可过高,应控制在32℃~35℃
为好,而且不宜长时间在热水中泡澡,浴室也不要完全密闭。高血压、
冠心病、肺心病等病人,最好洗淋浴。另外,入浴时应带上硝酸甘油
之类的急救药,以利于及时救治。年老体弱者,不要单独去公共澡堂
洗浴。在家中洗澡时要家中有人,洗澡过程中亲属应不时呼唤以求回
应,可以防止发生意外,并能及时处理。浴室中要为老人安装特制的
扶杆和把手,盆中、地面要放防滑胶垫,以防跌倒。另外,浴室内要
配上报警门铃,以方便老人及时按铃报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