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中草药“蔊菜”?
请介绍中草药“蔊菜”?
本品为江南一带较常用的民间草药,商品为十字花科印度蔊菜和无瓣蔊菜的全草。
[历史]
我国民间以蔊菜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据考证《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中所记载的葶苈就是蔊菜。李时珍曰:"性味辛温无毒,主治去冷气、利胸膈、豁冷痰"。在四川民间称"干油菜",以其全草内服,可以镇咳化痰、清热解毒,通经活血,用鲜草外敷疮毒痈肿,亦具良好效果。在广州市场上出售的"塘葛菜凉茶"即以本品煎剂而成,能清凉解暑、消炎解毒。江苏民间近以该植物治疗糖尿病,也具一定疗效。上海地区称"江剪刀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此外,在江西、安徽等省个别地区,还有以其种子作"葶苈子"入药的报道。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 蔊菜 一名辣米菜,或叫江剪刀草,属十字花科植物。各地野生颇多,在江苏地区是田边、村庄、墙边、庭园间常见的野菜。全草、种子都可作药用。
性味 辛、温,无毒。
成分 含有蔊菜素、维生素、蛋白质等。
功用 散寒、温中、下气、利尿、止咳、化痰。适用于咳嗽气喘,浮肿腹水,胃寒呕吐,麻疹透发不畅等症。
[风寒感冒,头痛发热]
蔊菜、葱白各1克,水煎温服。
[麻疹透发不畅,胸闷气喘]
鲜蔊菜、紫苏叶各15克,薄荷6克,水煎服。
[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气喘,痰多]
蔊菜15克,苏子、罗卜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老年性气管炎]
蔊菜、佛耳草、车前草各15克,甘草9克,浓煎去渣,加饴糖或蜂蜜,一日2次分服。
[脾胃虚弱,寒冷腹痛,消化不良]
蔊菜3一12克,川椒3克,茅术9克,水煎服。
[背疽]
蔊菜捣烂,加花椒少许,研末拌和,以醋调后涂敷。
【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
【来源】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 (Wall.) Small或江剪刀草Rorippa indica (L.) Hier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漆疮,蛇咬伤,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蔊菜不能和黄荆叶同用,否则引起肢体麻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