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的被捕经过?
1970年,毛泽东第二次选择庐山作为中共中央全会开会的地方,这就是当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也是陈伯达一生政治生涯的终点。在这次全会上,他,一下子成了全党批判的对象。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号召全党“不要上号称懂得马克思,而实际上根本不懂马克思那样一些人的当。”毛泽东的这段话,是针对陈伯达说的。陈伯达顿时从政治的峰巅,跌入峡谷之中。
毛泽东在庐山发动了一场新的运动——名曰批陈整风,迅速推向全国。批陈,也就是批陈伯达。
陈伯达怏怏地从庐山回到北京。他闷闷地步入长安门大街米粮库胡同家中。他躲进了书屋。陈伯达亲笔写下的回忆中,有这样一段:
回北京,想再三求毛主席、中央宽恕。晚上,打电话到毛主席处,想求见他。过了一会,毛主席的秘书回电话:毛主席刚开完会,很疲乏。当然,我不好再求。打电话给康生,康生不接,要曹一欧(引者注:应为曹轶欧,即康生之妻)接,她也不接。
但是,当打电话给恩来同志时,周恩来同志的秘书要我稍等。不一会,周恩来同志来接了。说话的语气是亲切的。这是我终生难忘的。
周恩来同志不因为一个人犯过错误,遇到困难,就加以鄙弃,却是给以希望。我想,这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的道德。
回北京后,有几个晚上,陈伯达到郊外散步,为的是排遣自己的苦闷。后来,得到通知,不要再出去。国庆节将到,怕遇见外国人。就连他的秘书也接到通知,不许往外走,不许往外打电话。不言而喻,陈伯达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从此,即禁闭在自己家里,开始,整本参考消息(引者注:即通常所称“大参考”)还给,以后也不给了。有迹象,是要逮捕送监,我感到绝望,托那位管药的同志:在要实行逮捕时,请他设法把一批安眠药给我。我这样一说,他不愿意出事,把药都退给了医务所了。我的确不想坐自己的监(引者注:此处“自己”指“自己人”意思)。这一天毕竟来临了——1970年10月18日。
这一天,陈宅原先的警卫调走了,新来的八三四一部队不再是保卫中央首长安全,却是对他陈伯达实行就地监禁。后来,他的刑期就从这一天算起。在1970年10月18日这一天,他的两位秘书王文耀、王保春失去了自由。他们被押送到北京政法学院,隔离起来。也就在这一天,陈伯达不再拥有三辆轿车:黑色的“红旗”,灰色的“吉姆”和褐色的“伏尔加”,他的司机于子云也被拘押。就连他家的女工、保姆,原福建泉州制药厂女工陈顺意,也在这一天被关押。
他是在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当时他名列第五。1967年初,在陶铸被打倒之后,他成为“第四号人物”。如今,他这个”第四号人物”,被一笔勾销了。
1971年9月13日凌晨,安眠药的药力已经发作,陈伯达刚刚迷迷糊糊入眠,突然听见有人大声地在喊他,那声音是陌生的。陈伯达吃力地睁开惺忪睡眼,看见几个穿着军装的彪形大汉站在他的床前。他尚未弄清发生了什么事,两个大汉不由分说像抓小鸡似的,把他从床上拉起,塞进了汽车。汽车出了北京城,驶抵一个高墙包围着的秦城监狱。
在监狱门口他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不愿进去,大喊了一声:“我在阜平是做过一件好事儿的!”
正是这句话,可以说救了陈伯达的一条命。
刚入秦城的时候,陈伯达被关在条件很差的牢房里,连床都没有。忽然,连他自己都未曾想到,他的监狱生活大为改善。他被转移到一个三楼上,整个三楼只关闭他一人,并且可以睡床。陈伯达还可以在三楼自由走动,可以看书读报,生活也特别优待,有专门的炊事员为他掌勺,还不时前来征求他对伙食的意见。此外每天都有大夫来看。这样的待遇,在秦城监狱里是颇为罕见的,正像陈伯达所说,“吃得还好,甚至比在家里吃得更好”。
那么,他到底在阜平做过什么“好事儿”呢?阜平,河北省西部的阜平县,与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相邻。陈伯达的《人民公敌蒋介石》一书,最初就是在阜平印刷厂排印的。
陈伯达从未对人谈起他在阜平做的“好事儿”。秦城监狱狱方只知道毛泽东关照过在生活上给陈伯达以照顾。毛泽东去世之后,陈伯达更不愿谈这“好事儿”,直至1984年公安部门派人专门调查此事。面对公安人员的查问,他不得不说了有关经过。事情是这样的:
1948年4月10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来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于5月26日才转到平山。毛泽东到了阜平县城南庄之后,派人把陈伯达从平山县叫到那里。
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国民党军队知道毛泽东在阜平县城南庄。一天,城南庄上空响起了国民党B—25轰炸机隆隆的轰鸣声。警卫员发觉敌机临空,要毛泽东赶紧进防空洞。毛泽东正忙着,没有当一回事。陈伯达听见飞机轰响,朝毛泽东那边跑。半路上遇见江青,正匆匆朝外跑。陈伯达问江青:“主席呢?”江青答道:“在屋里,说服不了他!”
陈伯达跑进院子,大声高叫:“飞机来啦!飞机来啦!”陈伯达进屋,要毛泽东快走,这时,好几个人也来了,都急着劝毛泽东赶快躲一躲。毛泽东这才意识到敌机已相当近了,便跟随大家撤离,朝防空洞走去。
就在毛泽东刚刚离开,敌机扔下的炸弹,准确地命中院子,爆炸了!毛泽东那房子的玻璃全震碎,墙也坍了……
后来,陈伯达说:“本来,这件事不值一提。充其量,我只是做了一件‘好事儿’。可是,当我被突然投进监狱,我为了救自己,才喊出了‘我在阜平是做过一件好事儿’这句话。”“我确确实实,是为了救自己!我的话被汇报上去了。别人当然不明白我说的‘好事儿’是什么,毛主席心里明白。所以,当时他在政治上狠狠批判我,在生活上给我宽大——我非常感谢毛主席!我的体质很弱,在监狱中如果没有毛主席的关照,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唉,不过,我活着也难为情——我这样犯了大罪的人,何必活着呢?”
由于毛泽东的关照,陈伯达在那四周高墙、哨卡林立的秦城狱中,居然过着衣食颇为优裕的生活。这时,批林批陈运动,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中国。陈伯达在狱中每天细细地读着报纸。陈伯达的特殊囚犯生活,持续到毛泽东去世。
太详细了,请看http://www.eelife.cn/books/%B3%C2/%B3%C2%B2%AE%B4%EF/index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