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为理想的婴儿食品。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用母乳喂养。
首先,从母亲方面来说,如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精神病、传染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不宜喂母乳。另外,孕期或产后有严重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体弱需要恢复的产妇,可暂时不喂母乳,但可定时挤奶,保持乳汁分泌,病愈后再母乳喂养。母亲因病服用某些对婴儿有害的药物时,也不应喂母乳。
其次,从婴儿方面来说,确诊患有先天代谢性疾病的患儿,如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和半乳糖血症的病儿,不宜采用母乳或普通乳制品喂养,应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选择适合的食品。
。
坚持母乳喂养的前提应该是妈妈的身体健康,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妈妈就应该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
一、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喂母乳,以防传染给宝宝。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炎等疾病时,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二、妈妈感冒发烧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可等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份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三、患有消耗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以授乳。一般情况下,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更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尽量坚持到宝宝四个月以后为宜。
四、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挤出,用滴管或勺子喂哺宝宝,尽量不用奶瓶,以避免宝宝产生乳头错觉,也可以试用仿照妈妈乳头形状制作的仿生奶嘴,如果宝宝能用奶嘴吃奶,也不会因此拒绝母乳,这是最理想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