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表”、“奉正朔”是什么意思?
奉表 :
上表、上奏章。古时大臣向皇帝呈上奏事的本章,以供皇帝审阅,批准。
奉正朔:
正就是正月,朔是月初,正朔即指一年的第一天,所以也用正朔来代表历法或皇帝的年号。奉正朔即遵从奉行王朝的年号和历法,表示对王朝的效忠和拥戴。这个词一般用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有一些人拥戴新的统治者,就叫做“奉正朔”。
如民国的时候有人还在用大清的年号来纪年,称民国**年为大清宣统**年,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旧王朝的忠心。
中国的历法曾一度和政治正统颇有渊源,夏、商、周三朝交替之时,都伴随有历法的变动。即以哪一月为"正月",亦即以哪一月的第一天"朔"为岁首,这是由政治上的最高权力决定的,是为"正朔",现行农历以寅月为正月,据传是夏朝的正朔,故农历又称夏历。殷继夏,翻前一月,以丑月为正月;周继殷,又翻前一月,以子月为正月。所谓"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