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吗?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1.佛教的起源与中国佛教的历史及发展
是的,因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护神,佛陀是宇宙的正知觉者,佛陀是属于宇宙之所共有,佛陀的正觉性,是遍满宇宙的,佛教的慈悲之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世界性的,乃至是宇宙性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已在世界各处渐渐分布开来。
佛教,在佛陀入灭之后约三四百年之间,由于佛教内部的意见不同,所以分成两大派系,年长而保守的一派称为上座部,年轻而新进的一派称为大众部,后来上座部的,向南传,传至斯里兰卡,他们都依印度南方的方言巴利语纪录经典,所以后来称为巴利语系的佛教,另一派大众部向北传,虽没有直接产生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产生,却在大众部盛行的区域。
这是就大致上的区分,其实,从佛教的史迹考察,最先传至南方如斯、缅等地的,倒是梵文的大乘佛教,所以最先由海路传入中国的南方佛教,便是大乘系的。至于向北方传的,小乘佛教的势力,更是事实了。
大乘佛教的源头,是在释迦世尊的时代,但在佛灭之后,很少受到比丘僧团的重视和宏扬,这段暗流一直流了四五百年,才因小乘佛教的分歧复杂而有大乘佛教起代而兴的时代要求,先后有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的搜集整理与宏扬发挥,才产生了大乘佛教,这就依印度古代雅语梵文记录的经典,所以称为梵文系佛教。
中国之有佛教,是在东汉时代,相当于公元纪元的初期。
中国的佛教典籍,多是由梵文原本转译成的。中国的佛教,后来虽然盛行大乘,小乘的经论也译得很多,重要的小乘佛教,中国都有译本。
经过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的阶段,乃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高僧辈出,中印交流也频繁不绝。在那个阶段,中国的佛教开了花也结了果,小乘大乘,一共开出十三个宗派,渐渐又被融摄为八个大乘宗派,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密宗。到了五代以后,由于政治的摧残,以及社会环境的驱使,佛教便离开了文化中心,进入山林之间,僧人自耕自食,义理的研究用不着了,所以只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一枝独秀。这在唐宋之间,尚有若干真修实悟的禅师,在简单而朴质的言行之中,感化着许多的人,但也由此而种下了愚昧佛教的远因,直到宋明以后,佛教的僧徒与寺院虽多,但已没有了灵魂,只是徒有其表的空壳而已!不重教育,只顾依样画葫芦地上殿过堂盲修瞎参,不但很少有杰出的高僧,一般的僧徒,也没有知识,自行且不知,哪还能化人?因此,僧人的素质,普遍地低落,再加上儒家的排斥,致使民间对于佛教也就越来越不知其所以然了。
民国以来,总算由于杨仁山居士的振作,太虚大师的倡导,以及印光、弘一、虚云等几位大师和欧阳等的弘化,中国的佛教,已略有转机,唯因百废待举,举不胜举,所以到目前为止,应革应兴的佛教事业,尚在娃娃学步的阶段。
2.日本的佛教、印度的佛教、藏传的佛教与西洋的佛教
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及朝鲜传去(朝鲜是由中国传去)的,那是在公元第六世纪以后的事。所以从本质上说,日本佛教是属于中国型的,但自晚近个把世纪以来,由于接触到了西洋的治学方法,于是以新方法研究佛学,所以他们的成绩,不但超过了中国,甚至已经独步世界佛教的先锋。因为日本的学者,既能利用中国佛学的全部宝藏,又能直接从梵文和巴利文中寻找根本佛教的原义,加上新的治学方法,便产生了辉煌的研究成果。虽然,日本佛教在解脱道的修持方面,已远不及南传各国的清净和理想。
在佛陀入灭之后第九第十世纪之间,印度婆罗门教的势力抬头,佛教受到无情的摧残,佛教徒为了迎合当时的时风,便也采取了婆罗门教(现称印度教)的梵天观念,融摄混合在大乘佛法之中;那些世俗的迷信、民间的习俗、甚至有关男女的双身法等,也都混进了清净的佛教,这就是神秘化的大乘密教的应运而生,这也就是印度的第三期佛教。但是,佛教的许多优点被印度教吸收而成了他们更加兴旺的营养,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低级信仰却变成更加腐朽的因素了!因此,约在公元第十世纪的末叶之后,在印度教及入侵的回教先后双重的摧毁之下,佛教便于印度境内消失了!可是,历史的记载:自从佛教灭亡之后的印度国势,也就江河日下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也就日益困苦了,印度的版图,再也不能统一了。直到公元一九五O年时,才从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争取到了自主的独立,然而,古代的印度,现在已经多出了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的国家主权了。今日在印度境内的佛教徒,虽已得到法律的保障及政府的礼遇,自公元一九五一年以来,已在显著地迅速增加,但在将近六亿的全人口之中,所占的百分比还很可怜,仅从十万八千人增至三百二十五万的佛教徒而已。这一历史事实是必须明确的,因为有人控诉,印度的衰弱是由于信仰佛教的缘故。藏传的佛教,虽与汉地略有关系,但其主要的输入,乃是直接引自印度。
藏传佛教,虽然同样是大乘,但是仅属于密宗一支,是北印度的莲华生上师传去。当时的西藏,文化落后,信仰多神,神秘而确有灵验的密宗,深受藏人的欢迎,尤其是莲华生本人,是一位神迹卓著的高僧。莲华生和唐代来中国传授密法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大师,同出于龙智菩萨的门下,莲华生在西藏的教团徒众都穿红色衣,所以称为红教,但到了元末明初时代,红教的喇嘛生活腐败,教纲不振,因此而有宗客巴大师起来提倡律制的清净生活,注重显教的义理研究,大振宗风,德化全藏,因其穿黄色衣,所以称为黄教。至于蒙古、尼泊尔等地的密教,都是藏传佛教的支流。
佛灭度之后的印度佛教,从大体上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从佛灭后到三、四百年阶段,是上座部佛教,以今日的斯里兰卡等地为代表;第二期是从佛灭后三、四百年阶段到五、六百年阶段,发展了大乘的显教,以今日的中日等地为代表;第三期是从佛灭后九百或一千年阶段,开出了大乘密教,以今日的藏传佛教为代表。所谓显教,是偏重于义理的研究阐述,所谓密教,是偏重于仪轨的遵行、咒文的持诵、特别信仰神力的加持。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说明,那么,第一期是声闻化的佛教,第二期是菩萨化的佛教,第三期是天神化的佛教。今日所需要的,应该是开出第四期人间化的佛教。
西洋的佛教,最先是在德国。叔本华的思想,谁都知道,有着浓厚的印度色彩,那是印度教的奥义书,以及初期佛教的典籍,作了他开发思想的源泉。目前,法国、英国、比利时、奥地利、俄罗斯以及美国、阿根廷、巴西等都已有了佛教徒的踪迹,但从发展上看,则以德国和美国的佛教最有前途,特别是在美国,南传的、北传的、藏传佛教都已有了活动,但从欧美两洲佛教文化的内容而言,南传的佛教确已占着优势,那是由于自公元一五O五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间,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及英国占领了斯里兰卡,那里的僧侣,就因此找到了通往西方传教的桥梁;大乘佛教对于欧美的贡献,多是日本人的功绩。近世,中国在,佛教文化的输出方面,则遥遥地落后在其他国家之后,乃至西藏的喇嘛,也比汉地的佛教跑快了几步。虽然,今日美国的华侨,信仰大乘佛教,他们并不知道大乘的教理。
是
是的,因為佛陀不是某一民族的保護神,佛陀是宇宙的正遍知覺者,
佛陀是屬於宇宙所共有,佛陀的正遍覺性,是遍滿宇宙的,佛陀的慈悲之
光,是遍照一切的。所以,佛教的本質,就是世界性的,乃至宇宙的。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以來,佛教已在世界各處,漸漸分佈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