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熨烫衣服?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掌握熨斗温度

如果采用非调温的普通电熨斗,可将水珠滴在加热熨斗的底板上,看水珠的变化、听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熨斗的大致温度,确定适合于熨烫哪类纺织品服装。

1当在70~100℃以内,没有水开的声音,水珠形状散开缓慢,继之慢慢起泡,出现开水声,并蒸发,这时温度还不适宜熨烫衣物。

2当在120~140℃时,发出“嗤嗤”声,水珠马上扩散,而起较大水泡,迅速蒸发,这时温度适宜直接熨烫尼龙绸面衣物、羽绒服、锦纶混纺衣物、腈纶交织混纺衣物及丙纶衣物等。

3当在150~160℃时,水珠滴上后先发出“啾”的声音,而后水珠由大变小,在底板上滚转。这时的温度,适宜直接熨烫涤纶衣物及毛涤纶混纺衣物,也可直接熨烫毛料衣物,或垫水布熨烫锦纶、腈纶、丙纶衣物。

4当在170~190℃时,发出“扑嗤”声,水珠在熨斗上蹦跳而落地。这时的温度适宜熨烫闷过水的丝绸衣物及棉织品、人造棉织品、人造丝织品。也可垫干布、水布熨烫毛料衣物及涤纶、混纺衣物。

5当在200~250℃时,发出短脆的“啪”声,水珠立即飞溅。这种温度适宜垫湿水布熨烫各种毛料衣服、毛呢料衣物,但不要在水布已烫干的部位多停留,以免水布下的部位出现“亮光”,或使毛料织物变黄。

上述说的温度并非绝对的,可能会有几度之差。大约5℃上下,对衣物表面不会有多大影响。

二、熨斗使用

1使用非调温电熨斗时,可以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开通电源熨。但在熨烫中,左右手配合要熟练,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熨斗温度迅速升高。如需熨烫较长时间,应该在温度合适后关掉电源。

在开通电源熨烫时,要时刻注意观察熨烫效果及面料变化,特别是天然纤维面料及物的颜色及气味,稍有变化,应立即切断电源。待继续熨烫中发现温度不够时再接通电源。

在垫湿水布熨烫时,熨斗由于要使水分化为蒸汽,因此温度下降很快,即使不关电源,也会出现热力不足的现象。这时就要放慢熨烫速度,对熨斗的运行掌握可先轻后重,使水分蒸发扩散均匀、温度分布均匀。

2使用调温电熨斗,应掌握熨斗核定的各种纤维档次的熨烫温度,因为它是根据纤维最基本的保险系数制定的,用这个温度根本烫不平衣物。所以熨烫中,最好在该纤维熨烫温度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档次,如有必要还可调到更高的档次。

三、掌握织物熨烫的温度

毛织物(薄呢):熨烫温度约120℃;

毛织物(厚呢):熨烫温度约200℃;

棉织物:熨烫温度为160~180℃;

丝织物:熨烫温度约120℃;

麻织物:熨烫温度在100℃以下,一般不熨烫;

涤纶织物:熨烫温度约130℃;

锦纶织物:熨烫温度约100℃;

涤棉或涤粘混纺织物:熨烫温度约150℃;

涤毛混纺织物:熨烫温度约150℃;

涤腈混纺织物:熨烫温度为140℃;

化纤仿丝绸;熨烫温度约130℃;

维棉混纺织物:熨烫温度约100℃(宜干烫)。

四、熨烫顺序

熨烫的原则:(1)先烫反面,再烫正面;(2)先烫局部,再烫整体。

上装的熨烫顺序是:分缝—贴边—门襟—口袋—后身—前身—肩袖—衣领。

裤装的熨烫顺序是:腰部—裤缝—裤脚—裤身。

衬衫的熨烫顺序是:分缝—袖子—领子—后身—小裥—门襟—前肩。

五、如何熨烫衣服

1要熨烫的衣服必须洗净,不要晾的太干。如果衣服太干,熨前则需放在光滑的板面上均匀喷水,或在衣服上铺垫拧干的湿布,方可熨平。

2夏天,未洗净或未晾干的衣服如久置塑料袋内会出现小霉点,可用含醋的水洗刷干净后再熨。

3所用水布必须是完好的棉织品,因为棉织品在熨烫中所能承受的温度是纺织品中最高的;若水布受损或轻度损伤时,水布下的毛织物或混纺织物便承受不了高温产生的变化,将会损坏面料。

4熨烫时要顺衣料的纹线熨烫,如遇斜剪的衣料,亦应顺纹而熨。

5在一般情况下,熨衣先熨反面,后熨正面;先熨厚的,后熨薄的;先熨尼龙,后熨棉麻。

6如果衣物的皱褶太深,不易熨平,可在上面喷洒一些醋之后再烫,就很容易被熨平。

7熨女士衣物时,先喷洒几滴香水,熨后衣服散发幽香,使她们穿上后,神清气爽。

8熨烫维纶类织物不宜垫湿布,这是因为,维纶布是由维棉与天然棉混纺而成的。它与其他织物的特性不同,在干燥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潮湿时其耐热性反而显得很差,如果在熨烫此类织物时垫湿布,当水温升至90~100℃时,其强力将下降20%,而当水温超出100℃时,维纶布就会产生严重的收缩现象,使布质变硬、变脆,从而大大缩短其穿用寿命。因此,在熨烫维纶类织物时不要垫湿布。

9熨烫衣服时可将洗好的桌布、床单垫在衣服下,并稍稍注意移动一下位置。这样,在熨烫衣服的同时,桌布、床单也就平整如初了。

10如果熨斗使用时不太平滑,可用旧棉布包些蜡烛碎片摩擦熨斗底部。

11熨好的衣物应立即悬挂起来,一是散掉潮热气,保持挺括;二是减少发霉生臭的可能。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