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何不感恩?
其实,你可以让他去军训一下、或是帮忙看店、也可以说以后每个月至给一点钱剩下要自己赚(比如像扫地、买东西、送货)、如果家里有钱的话,可以让出国,毕竟出国打工的机会可以很多,而且外国人也很感恩
不是没个小孩都这样的
如果都这样这社会恐怕要乱套了
有这样的忧虑也没错
但是也要对他们有信心啊
我们现在这样的讲实际利益的社会环境
造成了他们的偏激的想法
应该说这不是孩子们的过错
我也还是个没完全长大的孩子
有时候也会这么想来着 呵呵
但是我觉得 大人对小孩的指导和影响是很重要的
特别是刚开始有点懂事的时候
在叹息的时候 想想该怎么跟孩子多沟通
自己也可以时常检讨一下哈 呵呵
没有这事儿的!
从小你就得启发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环境造就人
我想现在一些孩子不懂得节俭,缺乏感恩之心,变得冷漠与自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与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一)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在许多孩子对于父母的辛劳一无所知,同时受到社会上追求奢华、虚荣,一切从功利出发的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孩子认为让自己过着奢华的生活是父母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因而当父母无法满足其奢华的要求时,他们就开始抱怨,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做出伤害亲人的事情,这是多么让我们感到悲哀的事情。同时受到一切从功利出发的思想的影响,许多孩子变的自私,而且在同学交往上许多孩子把金钱放在第一位,难怪现在一些家长听了孩子的交友秘诀也感叹说:“孩子人缘要好就要舍得花钞票,知道装门面!要是班上的同学知道我们家里经济困难,孩子会抬不起头的!”
(二)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
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受传统:“万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的影响,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还是认为分数决定一切,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是太重要,因此为了让孩子用功读书,取得好成绩,他们不惜任何代价,这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倒置,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用苦良心,反而认为自己任何的索取都是理所当然的。
(三)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十分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对于孩子的人格教育,缺乏对于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得孩子无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们的心里,分数和认知才是自己唯一的追求,而对于自己的师长他们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
孩子不懂得节俭,不懂得感恩,变得冷漠与自私,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位教育家说的好:“孩子变得冷漠与自私,是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文化、节俭文化长久缺失造成的,我们现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和节俭文化,如今我们要找回它们,不仅要从学前教育开始,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的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而值得庆幸,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现在我们社会各界也已经认识到了节俭与感恩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纷纷开展各种活动,学校与家长在这些方面也开始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一个全新的良好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我们的孩子将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1.现在的孩子享福太多了 没有什么责任感
2.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3.多让他们吃些苦
4.让他们自主的生活
主要还是自己怎么教育他们的问题.
社会问题
单纯意义上的情感对他们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在抓不住任何有感性东西的时候自己就变得更重要!
主要是父母教育不到位.
我觉得这不是现在他才有的想法,也不是“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这是我们当家长的怎么了?我们养孩子是为了让他(她)报答或感恩吗?首先我觉得从这点上,开始我们就错了。我们养他们是我们的责任,他们学习、长大成人、投入社会工作也是一种责任。
1、我们应该在孩子还不太懂事直到慢慢地懂事的时候就给他一种“为别人”的教育,同时要和孩子做朋友,而且是那种知心朋友,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其不对的想法和做法(这个过程也有个方法问题存在);
2、多让孩子参加社会活动,特别是懂事以后。让他自己挣钱自己花,哪怕是卖自己家存的酒瓶子或废纸盒子也行,让他知道大人挣钱不容易。
3、把他当作家里的主心骨,大事让他发表意见,可能的情况下由他作主,这样他从小就不依赖家长,养成独立思维和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其实还有很多方面,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也是一项工程或事业,要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