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和蚂蟥是同一种动物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水蛭就是蚂蟥,蚂蟥也就水蛭;

水蛭是学名,蚂蟥是俗称。

螞蟥又稱吸血蟲,又名水蛭,雌雄同體,且能耐飢,能一兩年不食而不死。通常分為兩種,其產於水中者稱為水螞蟥,最大約二寸餘,體型扁長略帶黑綠色,背面有黃色直紋;其產於旱地者稱為山螞蟥,體型細小,大者約一寸,狀若小鐵釘,小者僅約二公分,瘦細若線,色呈深褐色,多棲於山中潮濕地或陰濕的森林中,有的伏在草叢中,有的懸垂於樹葉中。尤其是在夏秋季節雨後最多,其身體抽長向空中不停探觸旋轉,加以嗅覺靈敏,一有人畜經過或觸及草叢樹葉即會紛紛附著人體,從褲管口、衣領口、袖口、頭部而潛附皮膚上吸取血液,也正由於牠有抽身細長的能力,密度較小的衣褲、毛襪通常遮攔不住牠們的攻勢,真可謂無孔不入。一般言,被咬的部位以近草的小腿居多,但也有例外者,如有人被咬在頭頂上,一臉是血;有人則被咬在肚皮上,血跡圓闊有若彈傷,更有在脖子上、手臂上,真是防不勝防。

螞蟥身上附有一個吸盤,具有麻醉作用,一旦附著人體,可能沒有一點感覺,甚至牠的頭鑽進皮膚內,也沒察覺。開始時牠只是寸餘長的釐線,但等牠吸飽之後,蟲體膨脹,呈手指頭大般的透紅圓球。這時牠會自動的脫落,若被發現,一壓就破,流出一灘血水,煞是恐怖。而傷口於一段時間後又痛又養,不斷的出血,就算痊癒,一星期內傷口還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進入山區的山友們,應小心為上,在通過潮濕森林或草叢時,要盡量將身體暴露的部份隱蔽起來,如在帽後賦上衣調布巾遮蓋脖子和領口,戴上手套,打綁腿,或著雨褲等防護之。如不幸發現已被螞蟥咬上時,萬不可慌忙用手去拉,因為萬一牠的頭部乙鑽進你的皮膚內,你這猛然一拉,很可能將牠的頭拉斷,而留在你的體內傳染病菌,你應該用手拍打震動皮膚,使牠自然脫落;或用食鹽、白糖、煙草或石灰等揉抹之,可使牠脫落化為血水;或者用香菸、火柴等予以燻燒,亦可使之脫落。等牠脫落之後,最好自己將傷口用力擠出血水;然後用消毒藥物敷在傷口,亦有消毒之效。

當然,事先的防患重於事後的的醫護,在前面曾提到用衣物遮蔽的方法,卻嫌行動不便,所以在此我們建議你通過這類地形前,用酒精、汽油、煤油、肥皂、食鹽、樟腦油或紅花油……等具揮發性且有異味的東西塗敷在暴露的皮膚或服裝上,那麼螞蟥將不再喜歡你。當然,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遠離可能出產螞蟥的地方。

防蚂蟥,有两种办法 :

① 一种是防范,即将裤脚扎紧,撒上点风油精,在腿上、手上涂一些万金油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在蚂蟥多的地方区,还要不时地察看(挽开裤袖)。

②一种是斗争,即干脆挽起袖子(手和裤)^_^,让皮肤暴露出来,旦有蚂蟥叮上就很容易觉察(蚂蟥一般是深褐色),这时大胆地用手将其扯下来(用指甲掐或烟火烫),再用手将它捏在手中搓弄,直至干死。

参考资料:http://www.mapren.com/bbs/show.asp?id=27650&bid=2

水蛭就是我们所说的蚂蟥,但是种类很多 传统药用水蛭目前有三

种:稻田吸血水蛭(吸血蚂蟥)、茶色水蛭(长条蚂蟥)、金钱水蛭(亦称扁

水蛭或牛蚂蟥)。

是的,蚂蝗是水蛭的俗称。

是的

是的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