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烧牛肉是道营养菜???
土豆烧牛肉
小时候刚刚知道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就知道了土豆烧牛肉这个词。后来,在中共与苏共进行大论战时,对这个词有了更深的印象。那是对赫鲁晓夫的批判,说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就是土豆烧牛肉。那时候我没有吃过这道菜,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但是认为它一定非常好吃,要不然,怎么会把它做成共产主义的标准呢?
后来我知道,把共产主义理解为土豆烧牛肉也不算是对共产主义的庸俗化,也不是亵渎了共产主义的概念。理由是,在我们刚刚开始理解共产主义的时候,还有更通俗的理解,那就是“敞开肚皮吃饱饭”。不过,把共产主义理解为“敞开肚皮吃饱饭”,是工农阶级的理解,理解为“土豆烧牛肉”,则是出自一个共产主义的领袖人物之口,因此,好坏高下,还真不能简单加以比较。
要说起来,土豆烧牛肉还真不是我们家乡的家常菜。我们做牛肉,都是炖,最典型的就是炖萝卜,而不是采用共产主义的做法。后来,就试着用炖萝卜的方法,开始做土豆烧牛肉,效果还不错,也就品尝了赫氏的共产主义味道。
牛肉选择,没有太大的余地,没有疯牛病就好。不过这个词也是这几年才有的。烧土豆的牛肉,选腰部的五花肉,会好一些,这里的肉有筋头,不似臀尖的肉,只是瘦肉,发柴。但是也有喜欢用臀尖的肉烧的,都行,就看自己的口味了。
土豆最好选择黑龙江的。种土豆,最优秀的品种就是黑龙江的。我在黑龙江呆过4年多,甚知土豆在黑龙江的地位。大概在小麦和大豆之外,土豆就是黑龙江最重要的农产品了。我所在的部队紧挨着一个小小的火车站,车站虽小却是重要的线路,火车很多,北上海拉尔、满洲里、出关到苏联,南到沈阳、长春直到北京,东到哈尔滨,总之南来北往,非常繁忙。就在这个车站,秋天的时候,经常看到一车车盖着篷布,装满“援越”物资的火车,呼啸而过。那里边装的都是土豆,是援助越南的土豆。冬天拉练到农村,看到农民家里到处都是土豆,个头极大,淀粉非常丰富,吃起来特别的面,真是好吃。农民就把土豆放在猪食锅里煮,煮好了,一盆一盆地端给猪吃。看到这些,我觉得特别别扭,倒不是说人与猪不能吃同一种东西,而是这么好的土豆喂猪,实在是可惜。其实,在那里,这是喂猪的一种最经济的做法,没有什么特别的。
好了,还是说选土豆吧。现在的土豆,基本都是黑龙江的品种,选的时候,要选形状较为圆的那种,土豆皮稍厚的为好。长长的品种,名字好像叫“串地龙”,产量高,但是味道不好,淀粉不够多。
现在开始操作。先将牛肉切成块,块不要太大。土豆削皮,切成块,不要切成方块,方块土豆煮好以后味道不好,而是要切成不规则的块,味道会好一些。什么原因,我不知道,就是经验。
先要用高压锅。把不多的水烧开,将肉块放进去,稍微煮一下,去掉牛肉的血丝,使肉块收紧,捞出来,在高压锅中再放进新的水。稍多一些,漫过牛肉以上一、两寸的样子,加入豆油或者花生油,以及酱油、八角、桂皮等煮肉通常要加的调味品,加盐、葱段、姜块、大蒜等,盖上锅盖。锅烧开,加上高压阀门,冒出气流以后,过15分钟左右,就可以强行冷却,打开盖,放进去土豆块,不再盖锅,就那样开着锅煮,直到将土豆煮烂。
注意,土豆烧牛肉的汤不要多。标准是,把牛肉和土豆煮熟以后,在锅里还有少许汤就行了。这时,汤和土豆煮下来的淀粉混在一起,很稠,味道很浓。
将土豆烧牛肉盛在钵子里,端上桌,就可以享受赫氏的“共产主义”大餐了。
试一试,不管我的做法是不是正宗的赫鲁晓夫说的那种,但是可以保证,味道绝对不错,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牛肉中含量达20.1克,比猪肉多3.3%。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于人体需要,蛋白质生物价高达79,也比猪肉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如果您经常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容易充血红肿、恶心、头晕、脱发和贫血等,那么很可能缺乏赖氨酸,您的餐桌上就要增加牛肉了。
牛肉所含脂肪比猪肉少88.6%,在牛肉脂肪酸构成中:饱和脂肪酸比猪肉少85%;另外,牛肉中含胆固醇为58(mg/100g),而猪肉却为81,牛肉中的胆固醇比猪肉少28.4%。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过量会促使动脉中斑块的形成,而斑块会阻塞动脉,妨碍全身的血液正常流动,引起心脏病的发作,所以,牛肉对于中老年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及中风的发病率比猪肉要好得多。
牛肉中所含的铁和锌也都很多,注意菜肴的搭配才能提高铁和锌的生物利用率。如红烧牛肉土豆这道菜,牛肉中富含铁和锌,土豆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牛肉中铁和锌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因此,在吃富含铁、锌的瘦牛肉时,一定要搭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红辣椒、菜花、豆芽、鱼籽和鱼脑、柑橘类水果、猕猴桃、柚子等。做到荤与素、干与稀搭配适宜,主食、副食缺一不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牛肉中含量达20.1克,比猪肉多3.3%。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于人体需要,蛋白质生物价高达79,也比猪肉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如果您经常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容易充血红肿、恶心、头晕、脱发和贫血等,那么很可能缺乏赖氨酸,您的餐桌上就要增加牛肉了。
牛肉所含脂肪比猪肉少88.6%,在牛肉脂肪酸构成中:饱和脂肪酸比猪肉少85%;另外,牛肉中含胆固醇为58(mg/100g),而猪肉却为81,牛肉中的胆固醇比猪肉少28.4%。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过量会促使动脉中斑块的形成,而斑块会阻塞动脉,妨碍全身的血液正常流动,引起心脏病的发作,所以,牛肉对于中老年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及中风的发病率比猪肉要好得多。
牛肉中所含的铁和锌也都很多,注意菜肴的搭配才能提高铁和锌的生物利用率。如红烧牛肉土豆这道菜,牛肉中富含铁和锌,土豆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牛肉中铁和锌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因此,在吃富含铁、锌的瘦牛肉时,一定要搭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红辣椒、菜花、豆芽、鱼籽和鱼脑、柑橘类水果、猕猴桃、柚子等。做到荤与素、干与稀搭配适宜,主食、副食缺一不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土豆烧牛肉
小时候刚刚知道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就知道了土豆烧牛肉这个词。后来,在中共与苏共进行大论战时,对这个词有了更深的印象。那是对赫鲁晓夫的批判,说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就是土豆烧牛肉。那时候我没有吃过这道菜,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但是认为它一定非常好吃,要不然,怎么会把它做成共产主义的标准呢?
后来我知道,把共产主义理解为土豆烧牛肉也不算是对共产主义的庸俗化,也不是亵渎了共产主义的概念。理由是,在我们刚刚开始理解共产主义的时候,还有更通俗的理解,那就是“敞开肚皮吃饱饭”。不过,把共产主义理解为“敞开肚皮吃饱饭”,是工农阶级的理解,理解为“土豆烧牛肉”,则是出自一个共产主义的领袖人物之口,因此,好坏高下,还真不能简单加以比较。
要说起来,土豆烧牛肉还真不是我们家乡的家常菜。我们做牛肉,都是炖,最典型的就是炖萝卜,而不是采用共产主义的做法。后来,就试着用炖萝卜的方法,开始做土豆烧牛肉,效果还不错,也就品尝了赫氏的共产主义味道。
牛肉选择,没有太大的余地,没有疯牛病就好。不过这个词也是这几年才有的。烧土豆的牛肉,选腰部的五花肉,会好一些,这里的肉有筋头,不似臀尖的肉,只是瘦肉,发柴。但是也有喜欢用臀尖的肉烧的,都行,就看自己的口味了。
土豆最好选择黑龙江的。种土豆,最优秀的品种就是黑龙江的。我在黑龙江呆过4年多,甚知土豆在黑龙江的地位。大概在小麦和大豆之外,土豆就是黑龙江最重要的农产品了。我所在的部队紧挨着一个小小的火车站,车站虽小却是重要的线路,火车很多,北上海拉尔、满洲里、出关到苏联,南到沈阳、长春直到北京,东到哈尔滨,总之南来北往,非常繁忙。就在这个车站,秋天的时候,经常看到一车车盖着篷布,装满“援越”物资的火车,呼啸而过。那里边装的都是土豆,是援助越南的土豆。冬天拉练到农村,看到农民家里到处都是土豆,个头极大,淀粉非常丰富,吃起来特别的面,真是好吃。农民就把土豆放在猪食锅里煮,煮好了,一盆一盆地端给猪吃。看到这些,我觉得特别别扭,倒不是说人与猪不能吃同一种东西,而是这么好的土豆喂猪,实在是可惜。其实,在那里,这是喂猪的一种最经济的做法,没有什么特别的。
好了,还是说选土豆吧。现在的土豆,基本都是黑龙江的品种,选的时候,要选形状较为圆的那种,土豆皮稍厚的为好。长长的品种,名字好像叫“串地龙”,产量高,但是味道不好,淀粉不够多。
现在开始操作。先将牛肉切成块,块不要太大。土豆削皮,切成块,不要切成方块,方块土豆煮好以后味道不好,而是要切成不规则的块,味道会好一些。什么原因,我不知道,就是经验。
先要用高压锅。把不多的水烧开,将肉块放进去,稍微煮一下,去掉牛肉的血丝,使肉块收紧,捞出来,在高压锅中再放进新的水。稍多一些,漫过牛肉以上一、两寸的样子,加入豆油或者花生油,以及酱油、八角、桂皮等煮肉通常要加的调味品,加盐、葱段、姜块、大蒜等,盖上锅盖。锅烧开,加上高压阀门,冒出气流以后,过15分钟左右,就可以强行冷却,打开盖,放进去土豆块,不再盖锅,就那样开着锅煮,直到将土豆煮烂。
注意,土豆烧牛肉的汤不要多。标准是,把牛肉和土豆煮熟以后,在锅里还有少许汤就行了。这时,汤和土豆煮下来的淀粉混在一起,很稠,味道很浓。
将土豆烧牛肉盛在钵子里,端上桌,就可以享受赫氏的“共产主义”大餐了。
试一试,不管我的做法是不是正宗的赫鲁晓夫说的那种,但是可以保证,味道绝对不错,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参考资料:||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牛肉中含量达20.1克,比猪肉多3.3%。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于人体需要,蛋白质生物价高达79,也比猪肉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如果您经常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容易充血红肿、恶心、头晕、脱发和贫血等,那么很可能缺乏赖氨酸,您的餐桌上就要增加牛肉了。
牛肉所含脂肪比猪肉少88.6%,在牛肉脂肪酸构成中:饱和脂肪酸比猪肉少85%;另外,牛肉中含胆固醇为58(mg/100g),而猪肉却为81,牛肉中的胆固醇比猪肉少28.4%。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过量会促使动脉中斑块的形成,而斑块会阻塞动脉,妨碍全身的血液正常流动,引起心脏病的发作,所以,牛肉对于中老年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及中风的发病率比猪肉要好得多。
牛肉中所含的铁和锌也都很多,注意菜肴的搭配才能提高铁和锌的生物利用率。如红烧牛肉土豆这道菜,牛肉中富含铁和锌,土豆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牛肉中铁和锌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因此,在吃富含铁、锌的瘦牛肉时,一定要搭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红辣椒、菜花、豆芽、鱼籽和鱼脑、柑橘类水果、猕猴桃、柚子等。做到荤与素、干与稀搭配适宜,主食、副食缺一不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牛肉中含量达20.1克,比猪肉多3.3%。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于人体需要,蛋白质生物价高达79,也比猪肉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如果您经常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容易充血红肿、恶心、头晕、脱发和贫血等,那么很可能缺乏赖氨酸,您的餐桌上就要增加牛肉了。
牛肉所含脂肪比猪肉少88.6%,在牛肉脂肪酸构成中:饱和脂肪酸比猪肉少85%;另外,牛肉中含胆固醇为58(mg/100g),而猪肉却为81,牛肉中的胆固醇比猪肉少28.4%。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过量会促使动脉中斑块的形成,而斑块会阻塞动脉,妨碍全身的血液正常流动,引起心脏病的发作,所以,牛肉对于中老年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及中风的发病率比猪肉要好得多。
牛肉中所含的铁和锌也都很多,注意菜肴的搭配才能提高铁和锌的生物利用率。如红烧牛肉土豆这道菜,牛肉中富含铁和锌,土豆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牛肉中铁和锌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因此,在吃富含铁、锌的瘦牛肉时,一定要搭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红辣椒、菜花、豆芽、鱼籽和鱼脑、柑橘类水果、猕猴桃、柚子等。做到荤与素、干与稀搭配适宜,主食、副食缺一不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