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小孩吃果冻不利健康?
我认为果冻无营养.
近日因小杯果冻噎喉,出生才19个月的幼女夭折的新闻,成了沪上幼儿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人们呼吁果冻生产商采取更加主动积极的行为,以彻底消除其安全隐患。
幼女父母:泣呼果冻下架
此前,幼女的父母就果冻噎死孩子事件,泣呼“小杯果冻应该下架”。4月7日,上海市消保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布了今年第4号消费警示——“果冻食品有隐患,儿童食用须当心”。警示称:果冻形态本身有缺陷,婴幼儿在食用时容易卡住喉咙,造成窒息死亡。消保委认为,如果厂家作出警示后依然危害人身安全,说明产品结构存在缺陷,消费者可以进行索赔。市消保委建议,应尽快完善相应的强制性标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商场,并没出现警示的标志,小杯果冻仍在热销。
消费者:要限制果冻规格
记者了解到,本市近90%的儿科主任曾接诊过被果冻噎住的孩子。本市一家医院的小儿科主任明确表示“小孩最好别吃果冻”。她说,据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市场上40%的果冻是不合格的,果冻中还含有色素等不利身体发育的成分。
而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近日就食用果冻的安全问题对家长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54.9%的家长认为要限制果冻规格。消费者应女士甚至提出,既然小孩吃果冻容易出事故,不如禁止企业生产易出事的果冻。
生产企业:不会停止生产
然而,企业也有理由。导致幼女死亡的果冻生产商上海华元食品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郑威义日前向记者坦陈:该企业小型号的果冻还在生产,“在没接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通知前,企业不会停止生产该类果冻。”据他介绍,在中国市场,果冻生产平均每年正在以20%的幅度增长,这就说明果冻是很有市场的。
在光新路乐购超市,一位营业员认为:“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果冻还是很受市民欢迎的。”消费者周女士认为,果冻是一种低热能高膳食纤维的健康食品,就是出了问题,也该“逐渐改良”。
行业标准:未强制规定大小
据悉,早在200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就发布了《果冻》行业标准,2003年9月,有关部门又发布了《果冻卫生标准》。然而,这两个标准对果冻的原料、色泽、滋味、性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等虽然提出了要求,但都没对果冻大小形状及包装标志上的警示语作出强制性的规定。
而根据相关规定,消费者对现有的果冻标准存在异议,可向有关部门提出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