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就义是在什么地方?
秋瑾是中国近代的女革命家。她成长的日子,正是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时代。当时的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势力恣意鱼肉中国,中国人生活困苦。
秋瑾从小就立志要把红毛鬼子赶出中国。她为了寻求救国之道,只身远涉重洋,到日本求学,并加入了革命组织。回国后,投身革命工作。
1907年,秋瑾回到故乡绍兴,接任大通学堂校长的职务。秋瑾借校长的身份,以大通学堂为基地,开展反清活动。
当地知府贵福与秋瑾的父亲曾是官场同僚。秋瑾特意上门拜访贵褔,邀请他参加新学期的开学礼。秋瑾和贵福打好关系,因而取得信任。
另一方面,秋瑾四处奔走,联络各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秘密策划起义。他们准备在安徽、浙江分三路同时起义。可是,起义计划泄露了,徐锡麟被捕,并遭杀害。但秋瑾并没有退缩、躲避,还继续战斗。
一天,贵福带领大批清兵包围学堂,“砰!砰!砰!”一轮枪声,清兵冲入学堂到处拉人,秋瑾指挥学生抵抗清兵。可是秋瑾一方寡不敌众,全部被捕。秋瑾被捕后,贵福亲自审问她:“你竟敢谋反!谁是同党?从实招来!”秋瑾虽受严刑拷打,但宁死不招。“没有同党,要杀便杀!”她只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在1907年7月15日,秋瑾英勇就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