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介绍一下?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月季花

月季花

Flos Rosae Chinensis

(英) Chinese Rose Flower

别名 月月开、月月红。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的花。

植物形态 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1~2m。茎、枝有钩状皮刺或近无刺。小叶3~5,少数7,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cm,宽1~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无毛;叶柄、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边缘有腺毛;花瓣5或重瓣,红色或粉红色,很少白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托边缘的花盘上,黄红色,内有多数瘦果,萼宿存。花期5~9月。

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采制 全年均可采收,花微开时采摘,阴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花蕾类球形,直径1.5~2.5cm。花托长圆形;萼片5,暗绿色先端尾尖;花瓣复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多数,黄色。体轻,质脆。气清香,味淡、微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并含槲皮甙、鞣质。

性味 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月季花

Flos Rosae Chinensis

(英) Chinese Rose Flower

别名月月开、月月红。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的花。

植物形态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1~2m。茎、枝有钩状皮刺或近无刺。小叶3~5,少数7,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cm,宽1~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无毛;叶柄、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边缘有腺毛;花瓣5或重瓣,红色或粉红色,很少白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托边缘的花盘上,黄红色,内有多数瘦果,萼宿存。花期5~9月。

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采制全年均可采收,花微开时采摘,阴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花蕾类球形,直径1.5~2.5cm。花托长圆形;萼片5,暗绿色先端尾尖;花瓣复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雄蕊多数,黄色。体轻,质脆。气清香,味淡、微苦。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并含槲皮甙、鞣质。

性味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月季,又名月月红,落叶直立灌木。茎部弯曲有尖刺,也有个别品种近于无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叶卵形或长圆形,尖端锐尖,有锯齿,托叶与叶柄合生,花顶生、簇生或单生,有芳香,伞房花序,花梗较长,花柱伸出花托口以外,顶部开裂,长度约为雄蕊的一半,萼片羽状裂。花期3——10月份。果实为瘦果,栗褐色,长2厘米左右。

月季花属蔷薇科,是一种低矮直立的落叶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夏季开花,有红色,也有淡红色,偶尔还开出几朵白色。产于中国,久经栽培,供观赏。花、根和叶还有药用功能,活血祛瘀,拔毒消肿,主治月经不调。

月季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相传神农时代就已把野月季花移进家中栽培了。汉代宫廷花园中大量栽种,唐代更为普通。早在一千年多年前,月季就成了中国名花。它有“天下风流”的美称,其色、态、香俱佳,花期长达半年有余,能从5月一直开到11月,故有“月月红”、“月月开”、“长春花”、“四季蔷薇”等名称。月季以奇容异色、冷艳争春著称于世。18世纪末,中国月季经印度传入欧洲,在国外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誉。

月季品种众多,目前已达两万种,名列世界花卉前茅。分为中国月季类、杂种香水月季类、大花多花型月季类、多花型月季类、十姐妹月季类、藤本月季类、徽型月季类等。月季原产中国云南、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天津子牙河和南运河一带是驰名世界的月季之乡。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