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的典故由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某种场合,人们常用“一锤定音”来比喻和形容那些权威性的发言。而这句成语却是从制造乐器的作坊引出的。

据说,从前乐器作坊铸出的锣在卖出前都没有“音”,打击时只发出“闷”响。买锣人必须说清锣的用处和需要的音调及响度,技师根据买主的要求用轻敲的方法在锣上选好适当部位,恰到好处地对准此处猛打一冷锤。提起锣再打,就会发出符合需要的悦耳、响亮的声音,而且不易变调。这道手续叫“开锣”。因为技师这一锤就给锣定了终身,所以“一锤定音”便成了制锣作坊的专用语。沿用到后来,就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作出决定。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