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为何迟迟不在内地特许经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已经有了

麦当劳为何迟迟不在内地特许经营?

尽管特许经营在中国只有8年的历史,但国内的特许经营品牌却已达410家,加盟点1.1万个。1999年以来开始的历届特许经营展览会,使中国内地的潜在加盟者认识了诸多国内特许经营品牌,以至于业内人士把每年的11月称作是中国的“特许经营月”,然而细心的加盟者却发现,每次展览会的展商中都难觅麦当劳的踪影。据了解,麦当劳自1990年进入中国内地后,其所有店面均采取合资的方式开设。众所周知,麦当劳在全世界的两万多个餐厅中70%是通过特许加盟的方式开设的,为什么在中国内地市场却迟迟不愿采用这种迅速有效的扩张方式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东方运嘉企业咨询管理公司总经理晁阳,晁阳曾在北京麦当劳公司高层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现从事快餐特许经营的研究和咨询工作。

晁阳说:“事实上,麦当劳公司一直很关注中国特许经营的发展动态。”早在1999年在凯宾斯基饭店举办的特许经营展会中,香港亚太总部负责特许经营的工作人员便前来参观,了解特许经营在内地的进展。那么,麦当劳公司何以迟迟不愿在中国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开店呢?晁阳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环境。刚刚进入中国时,麦当劳公司并没有把握让中国人接受他们的食品。事实证明,很多在美国卖得好的东西在中国不一定卖得好,食品也是如此,对于这一点,麦当劳是很清楚的。麦当劳总部人员曾经说过,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生意的好坏会决定他们是否在此开展特许加盟店,因此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摸索是有必要的。

二是环境方面。环境包括诸多方面,但法律方面是一个重要因素。很难想像象麦当劳这样的世界品牌倘若在中国内地受到影响后,得不到法律保护,其在全世界范围的损失程度。在资讯发达的今天,麦当劳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不利事件会很快传遍全世界,对这个系统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鉴于中国缺乏商业特许经营方面相关的法律,麦当劳在特许的路上起步很谨慎。

第三就是当地加盟者对特许经营的理解程度。加盟者能否遵守加盟者守则,是否有能力经营独立的店铺等都会直接影响特许加盟店的效果,在不了解中国加盟者的情况下,麦当劳只能采取合资的方式开店。此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特许经营在中国的推进难度。

中国人民大学的于显洋副教授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多数都有老板情结,从潜意识上大家都不甘于人下,而开展特许经营就是在盟主的统一协调下进行经营活动,加盟者自己发挥的空间有限。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中国开展特许经营的土壤并不象想像中那样肥沃。麦当劳在我国台湾省开业17年之后,才吸纳了第一家加盟店,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内地开展特许经营环境不成熟,看来是麦当劳不吸收加盟店的主要原因。

在市场方面,随着近几年麦当劳的食品被市场接受程度的提高,应该说洋快餐在中国是有市场的。但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由于特许经营在中国开展的时间相当短暂,国内对特许经营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国内一些快餐企业,创造一个品牌后,只想到收加盟费和权益金,而加盟者也认为仅靠一笔加盟费就足以加入到此体系,在业内专家看来并不是真正的特许经营。事实上,特许经营的核心,就是特许盟主和加盟者让双方最具优势的地方实现互补。发现、激发加盟者的优势是特许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东西;同时加盟者在加盟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通过努力把企业经营好,并在此过程中来使双方获得一种长期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国内无论是盟主还是加盟者的认识都还不够。目前中国内地一些著名特许经营品牌,如马兰拉面、百援汽车等纷纷放慢发展速度,也印证了目前中国特许经营的环境现状。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