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出處?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思是指用小人卑劣的想法,去推測君子高尚的思想境界。

此語原為:「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最早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春秋時期,魏舒掌握了晉國大權,當時的梗陽(今山西清徐)出了一件大案。被告想用美女和樂隊賄賂魏舒,以逃避法律制裁。魏舒手下的閻沒和女寬為了勸魏舒不要受賄,兩人一同拜訪了他。

用餐時,閻沒和女寬不提辦案的事,只是在用餐開始、中間和飯後,嘆息了三次。魏舒大惑不解,問其原因。二人說:「饋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嘆;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嘆;及饋之畢,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是以三嘆。」

意思是:開始吃飯時,我們擔心飯菜不夠,所以嘆氣;吃到一半,見飯菜豐盛,我們又責備自己多慮,哪有將軍請客不讓客人吃飽的事?所以又嘆氣;吃完飯,我們想小人物肚子也有吃飽的時候,但願君子的欲望也像小人物的肚子,也有滿足之時,所以又一次嘆息。

閻沒和女寬用這番話來委婉地勸說魏舒辦事要秉公執法。幾經流傳,「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這句話演變成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義上也有了改變。

参考资料:http://www.worldjournal.com/wj-books_news.php?nt_seq_id=1402855&ct=87

这句成语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春秋时,有一年冬天,晋国有个梗阳人到官府告状,梗阳大夫魏戊无法判决,便把案子上报给了相国魏献子。这时,诉讼的一方把一些歌女和乐器送给魏献子,魏献子打算收下来。魏戊对阎没和女宽说:“主人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人的女乐,就没有比这再大的贿赂了,您二位一定要劝谏”。阎没和女宽答应了。

退朝以后,阎没和女宽等候在庭院里。开饭的时候,魏献子让他们吃饭。等到摆上饭菜,这俩人却连连叹气。饭罢,魏献子请他们坐下,说:“我听我伯父说过:‘吃饭的时候忘记忧愁’,您二位在摆上饭菜的时候三次叹气,这是为什么?”阎没和女宽异口同声地说:“有人把酒赐给我们两个小人,昨天没有吃晚饭,刚见到饭菜时,恐怕不够吃,所以叹气。菜上了一半,我们就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魏献子兼中军元帅)让我们吃饭,饭菜会不够吗?’因此再次叹气。等到饭菜上齐了,愿意把小人的肚子作为君子的内心,刚刚满足就行了。”魏献子听了,觉得阎没和女宽是用这些话来劝自己不要受贿,就辞谢了梗阳人的贿赂。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成语,是从“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演化来的。常用来指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小人:指道德品质不好的人;度:推测;君子:旧指品行高尚的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