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教育乃德育根基?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民族精神教育乃德育根基

当前,少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不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所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在行为上就表现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刚刚降下帷幕的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与大家见面了,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上海国民教育全过程将成为现实,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民族精神教育体系是《纲要》的核心内容。这对于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为学生提供的精神产品愈加丰富,当代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少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不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所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在行为上就表现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并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根基。

加强学校民族精神教育,决非渲染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城市精神紧密结合,着眼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教育内容上,要根据上海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方面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在国家意识教育过程中,将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自强作为重点;在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在公民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把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同时,根据大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提出不同学段的实施重点。

在教育方法上,要构架民族精神的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两个体系。

首先,民族精神教育不是一门课,而是要全面渗透到所有课堂教育之中。中小学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既发挥中小学的政治品德课程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在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优势,还要挖掘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课程的人文精神教育内涵,并层层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在高等学校,将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建设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有机结合,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其中。

其次,民族精神教育也不仅是一项主题活动,而是要渗透到所有的课外活动之中。中小学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的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有机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的规范化和针对性建设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实施各类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大中小学要重视开展民族节庆教育、仪式教育、礼仪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民族文化,感悟、认同民族精神,进而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承载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同时还要发挥学生党团队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总之,要将民族精神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的全覆盖。

当然,能否有效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关键取决于教师。育人先育师,要把在教师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每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因此,首先必须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的民族精神内涵,并与本校本区的特色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同时,要重点加强领导队伍建设、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及校外辅导员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此外,还要动员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参与到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中,从舆论宣传、社区环境营造、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真正形成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良性互动的育人环境,在全社会范围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