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哪八块浮雕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八幅汉白玉石大浮雕,

折射出了人民对近代史中各种势力和形形色色人物的评价。

从东面起按历史顺序排列第一幅就是“焚烧鸦片”,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林则徐,做为腐朽的晚清政府的一个忠实官吏,并没有失去民族气节。

尽管他遭到清政府的贬黜,发配,

但是,他为人民做过的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第二幅“金田起义”。

对于这一幅,今天的一些“精英”们也许会提出他们最大的异议。

对于这些“精英”来讲,他们也许更愿意把那个时代的“戊戌变法”镌刻上去。

可是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戊戌变法本质上依靠的是皇帝,而不是人民。

本质上只是一些精英试图对一个腐朽的封建王朝进行修修补补。

人民不要皇帝,不要封建制度。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也想用自己的鲜血唤醒人民,

可是实际的效果又如何呢?恐怕还是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就是最好的说明。

与此相比,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就要实际的多。

尽管太平天国有很多缺点,但是,仅此一项就足以让人民不会忘记。

第三幅“武昌起义”。

尽管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不彻底性,辛亥革命失败了,

革命成果被北洋军阀所窃取,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但人民还是不会忘记武昌起义推翻封建王朝的伟大贡献。

第四幅“五四运动”

不论是从提出了科学、民主的口号来讲,

还是从抗议出卖山东主权,要求惩办卖国贼来讲,

五四运动都是永远值得人民纪念的反帝爱国运动。

至于说今天有少数人指摘学生们火烧赵家楼的“暴力”行为,

那不过只是出于少数“精英”的极度偏见罢了,根本没有人会理会的。

第五幅“五卅运动”、

对于五卅惨案或运动五卅运动,今天人们谈论的不多了,了解详情的就更少了。

那是1925年,为了抗议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纱厂工人,

上海工人和一部分学生举行的抗议活动。

但是,抗议活动遭到了租界巡捕开枪镇压,当场死亡十余人,伤者无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运动开始了。

上海20多万工人罢工,接着学生罢课,绝大多数商人罢市。

风暴很快席卷全国各地。

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群众纷纷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和罢工、罢市、罢课。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工人运动,是真正的中国无产阶级运动。

从五卅惨案中,除了让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血腥之外,

共产党也看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弱小,这也为后来转向农村斗争埋下了伏笔。

第六幅“南昌起义”

说到南昌起义,就不得不提到蒋介石的背叛革命。

说蒋介石背叛革命,不仅指他背叛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

还包括他违背了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当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组织农会、工会,触动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时,

蒋介石对共产党人,对农会、工会的领导人,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

没有属于工人农民的军队,工人农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证,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南昌起义,正是创建真正属于工人农民的“人民军队”的开端。

第七幅“抗日游击战争”

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也是考验每一个中国人骨气的时候,

既会有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流放千古,也会有民族败类遗臭万年。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能联合抗日,可谓是民族大义的最好体现。

特别是在西安事变中,中国共产党的顾全大局,是不能忽略的。

不论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还是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所有为民族解放奋斗的人,人民都是不会忘记的。

最后一幅(组)“胜利渡长江”,

以及两旁的“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靠什么能在短短三年之内,打败数倍于自己,装备优良的敌人呢?

——是人民的支持。

“支援前线”说明解放区经济上的土改和政治上的民主,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解放战争是老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统区”人民为什么“欢迎人民解放军”?

是因为国民党政府经济上的崩溃,因为金圆券带来的物价飞涨,

因为蒋介石政治上的独裁。

至今,还有一些“精英”不承认这一点,认为共产党胜利是由于日本的入侵。

其实这一点根本就不值一驳,看看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就知道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过八年抗战,人民渴望和平,希望国家专注于建设。

人民不要战争,但人民也无法忍受国民党的经济崩溃,无法忍受国民党的独裁。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人民选择了共产党。

因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高度概括了这一点:

人民只会选择那些“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人,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也正是靠着这一点,在人民的心中竖起了不朽的丰碑。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