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慧珠是谁?
言慧珠(1919-1966),京剧女演员,工旦。蒙族。言菊朋之女。春明女子中学肄业。12岁从程 玉菁、赵绮霞学艺,初学程派青衣,并从阎岚秋、朱桂芳学武旦。1935年登台初演《扈家庄》 。1939年随父言菊朋组织春元社赴江南演出,声誉鹊起。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同时受 益于徐兰沅等。1946年自组言慧珠剧团,赴各地演出。50年代初,参加上海京剧团。1957年调 上海市戏曲学校任教。1960年曾赴香港演出。言慧珠学梅派颇得其神韵。1966年文革中,言慧珠在一场批斗后,到饭店饱餐一顿,回家后,化妆,换新衣,悬梁自尽。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 还巢失凤,游园遥想牡丹亭。”
代表作有《西施》、 《太真外传》、《廉锦枫》、《生死恨》、《木兰从军》、《霸王别姬》、《抗金兵》、《凤 还巢》、《墙头马上》等。
参考资料:||
梅园奇葩言慧珠
高山流水
言慧珠(1919——1966年),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的女儿,蒙族旗人,祖籍北京,京剧旦角演员。
言菊朋长子言少朋,儿媳张少楼,长女言慧珠,次子言小朋,儿媳王晓棠,幼女言慧兰,女婿陈永玲。二十世纪中期,言家几个子女分别从事京剧、昆曲、电影、话剧、评剧。言慧珠一家,从事五个剧种,可谓百花齐放。而最美丽的花朵,当数二小姐言慧珠了:身高一米六五,削肩长颈,柳叶眉,高鼻梁,小方口;一双俏目,顾盼神飞,是一个谁瞧上一眼就能记住一辈子的女人。
言慧珠受父母从艺生涯的影响,她读的是书,爱的是戏。刚刚六岁,就学着青衣旦角,哼起戏来。高中没毕业就退了学,十六岁的她终于着魔般地正式学戏了。开始是学程(砚秋)派,后在父亲建议下改学梅(兰芳)派。
1939年,二十岁的她跟随父亲到上海,因演出《扈家庄》一炮而红。言慧珠高大又苗条,艳丽又纯洁,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气。一旦登台,京、津、沪那些捧角儿的就趋之若鹜。
言慧珠在走红舞台的同时,另一只脚又跨入了银幕。她一直是个出色的戏剧、电影两栖演员。1940年,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影片《三娘教子》,是言菊朋、言慧珠、言少朋一家人的合演;她后来还拍摄了《逃婚》、《红楼二尤》等多部影片。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我居住上海时,正是言慧珠走红上海滩的鼎盛时期。我看过她与王熙春主演的电影《红楼二尤》,她饰尤三姐,也去剧场看她的演出。虽然当时年岁还小,不懂艺术,但却被言慧珠的美貌和演技所叹服。一次我路过淮海路一家花店,想买束康乃馨,刚入门进去,却见一年青店员手拎一只大花篮,与身边一位衣着华丽、气质高雅的妇人一道出来,正好与我照个正面,不由眼睛一亮:怎么这般眼熟?待我进入花店,一面挑选鲜花,一面喃喃自语;这出去的漂亮女人怎么如此眼熟?一店员对着我微笑说:“小姑娘,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言慧珠!”我赶紧跑出门去想再看上一眼,可惜她已扬尘而去。后来在一张小报上看到一篇花边新闻,说言慧珠拿着花篮去某朋友家,一进门就说:“令尊大寿,特来献花。”主人回说:“并非家父,乃是兄长祝寿。”宾主皆大笑不止。(左图:言慧珠与俞振飞合演《凤还巢》)
言慧珠师从梅兰芳,最后成为梅门第一高徒,她是费了不少心机和付出辛勤努力的。梅兰芳当时早已是一代大师,弟子盈门,要想拜他为师,难乎其难。但言慧珠立志要成为梅兰芳的高足,凡有他的演出,言慧珠是场场必到,风雨无阻。有时她自己刚下场,连卸妆都来不及,就赶去看。她细心地看着梅兰芳的每个动作、身段、台步、水袖,还不时用笔记录。虽然,那时的言慧珠已经大红,在艺术上却仍像个求索者,求索不止。独具慧眼的梅兰芳对言慧珠也破格栽培,而言慧珠亦知冷知热,对恩师以至梅氏一家,她都爱之弥深。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言慧珠一觉醒来,已是“换了人间”。上海市市长陈毅是关心名演员的,一直鼓励他们登台继续唱戏。言慧珠自己挑大梁,私人组班,参加各种演出。她还参加了上海代表团赴朝,慰问志愿军。回国后,她凭着自己的聪颖和才干,以中国梅派艺术移植了朝鲜族古典名剧《春香传》。演出后,掌声经久不歇,无数人拥向舞台。她还集编、导、演于一身,把越剧《梁祝》搬上了京剧舞台,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效果也好。接着,她组成了一个《言剧团》,带着《春香传》、《花木兰》、《梁祝》以及其他传统剧目去外地演出,均极受欢迎。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进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阶段,戏班陆续实行“公私合营”,言慧珠是极少数几个对“国营”不感兴趣并敢于公开表达的人。从此,她就受到打击和冷遇。她心灰意冷,把自己行头也卖了,打算从此不再唱戏。她是块戏料,除了唱戏,她什么也不会干,也不想干。迫于无奈,她只好四处活动,几经周折,才参加了上海京剧院。但从1956年5月1日开始在上海京剧院工作,到1957年5月为止,整整一年时间,她只演了十三场戏。反右运动开始后,形势急转直下,对言慧珠来说更加无法适应。长时间的批判、检讨耗尽了她的精力,也损害了她的嗓子,声带开始肥大、发胖,虽然动了手术,但声音从响亮变为细嫩。1957年经文化局批准,她被调至上海市戏曲学校,被任命为副校长,从此改唱昆曲,与校长俞振飞搭档。1959年,俞振飞、言慧珠去北京与梅兰芳合作拍摄电影《游园惊梦》,梅兰芳饰杜丽娘,俞振飞饰柳梦梅,言慧珠饰春香,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同年10月1日,言慧珠和俞振飞在北京演出了昆曲《墙头马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而演,是她舞台表演艺术的另一个高峰。凡参加排演的人,无不为她的严肃认真、细致周到、精益求精的作风所感动。1963年《墙头马上》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成戏曲艺术片。1964年饰演了《沙家浜》里的女主角阿庆嫂,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左图:言慧珠饰昆剧《游园惊梦》中之春香)
1966年6月文革开始。6日早上,俞、言两人照常去戏校上班。一进校门,气氛就万分紧张,俞振飞和言慧珠的名字都被打上血红色的“xxx”,两人浑身上下刷满浆糊,前胸后背全都贴着标语和大字报,一站就是几小时。接着就是抄家和无休止的批斗。天仙般的女人,从莲花宝座上跌落,滑过人间,直坠地狱了。
1966年9月11日,她扮好戏妆,在自家二楼卫生间的浴缸横杆上,自缢身亡,年仅47岁。
言慧珠从1939年随父到上海登台,一炮走红,到1966年文革开始后殒落,一生饰演了杨玉环、西施、苏三、程雪娥、春香、杜丽娘等众多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她的最大愿望就是“我要演戏”。她的生命存在于感性世界,她为艺术而生,当这些艺术瑰宝和自己人格受到践踏和侮辱的时候,她选择了保持尊严,拒绝受辱。
著名梅派艺术研究家许姬传先生曾撰写一副挽联: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
还巢失凤,游园遥想牡丹亭
参考资料: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