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西洋两岸陆地可以镶嵌?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当你仔细观察世界地图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与南北美洲的东海岸,在基本轮廓上具有互补性,这一大陆的凸出部分正是那一大陆的凹进部分,而目两岸的陆地大致能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种看法是,在古生代石炭纪(距今约3亿年),地球上现存的七大洲还是连成一片的整块大陆,其周围被一片广阔的海洋所包围。大约在2亿年前,这块原始大陆在天体引起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慢慢破裂成几大块,逐渐形成了今日世界海陆分布的轮廓。在原始大陆破裂的过程中,最先是大洋洲和南极洲地区与亚洲地区分离开来,中间形成了印度洋;美洲向西漂移,离开非洲,中间形成了大西洋。之后,依次是南大西洋裂开,北大西洋扩张,北冰洋裂开,红海和亚丁湾裂开。至此,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基本形成。最先提出这种观点的是20世纪初德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他据此创造了大陆漂移学说。

那么,大陆为什么会裂开并漂移呢?魏格纳认为,大陆不是固定不动的坚硬地块,而是一个较轻的硅铝层.它漂浮在干粘性很大的液态的硅镁层之上,就好像冰浮在水上一样。由于受太阳、月亮的吸引力和地球自转时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它会发生移动。而在移动时,由于各处的快慢方向不一致,所以产生了大陆的分裂现象。这种缓慢的大陆漂移运动,直到现在还在继续着。其方向大体上是自东向西移动,但美洲移动的速度快一些,欧洲、非洲则慢一些。

当然.也有人反对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的学说。他们认为,太阳、月亮的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还不足以引起大陆漂移。如果大陆曾经这样漂移过,那么为什么在海洋底部却没有留下显著的痕迹呢?而且,地壳与地幔上层的物质粘结得很紧密,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大陆漂移。因而,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随着地球内部温度升高,地球发生了膨胀,从而使地壳裂开,裂隙变成了海洋,海洋又分隔出几块大陆。由于现在这些裂隙还在继续扩大,所以有些大陆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增大。

尽管众说纷坛,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现在的六块大陆本来是连成一体的,由于地幔中的物质流动,带动了上面的地壳,并使地壳中产生出一些巨大的裂缝,把地壳分割成若干块大陆。虽然大陆发生了分裂,但大陆和地幔下面的物质之间仍是粘结在一起的,不过有些裂缝越来越大,使两块大陆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罢了。然而不管两者距离有多大,仍可以大致拼合在一起。大西洋两岸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说明地球的大陆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被海洋分开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