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卡拉斯尼科夫
姓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斯尼柯夫(Михапл Тимофеевин Калашников,前面是名,后面是姓,中间是父称)。俄文全名常写为М. Т. Калашников,英文常写为M. T. Kalashnikov,或Mikhail Kalashnikov。国内译名除“卡拉斯尼柯夫”外,也很流行“卡拉什尼科夫”,诸如此类。
卡拉斯尼柯夫1919年11月10日出生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阿拉木图远郊库里亚的一个小自耕农家庭,是亚历山大卡拉斯尼柯夫的第7个孩子。卡拉斯尼柯夫7岁时入读10年制学校,据说他童年时期就喜欢别出心裁搞点小发明。1936年毕业,毕业后在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铁路的一个部门找到一份工作,不久被提升为技术文书。
1938年,19岁的卡拉斯尼柯夫应征入伍,在基辅服役。连长察觉到他对所有机器都感兴趣,喜欢钻研技术,因此在完成基本训练科目后,在1939年春天推荐他进军械技工技术训练班学习。1939年夏天卡拉斯尼柯夫被保送到坦克驾驶学校学习,服役期间他设计过一种通过惯性旋转计数原理记录坦克机枪射击子弹数量的装置,又设计过一种坦克油耗计和新履带并获过奖,于是他又在1939年冬被派到列宁格勒工厂,担任他所设计的坦克装置生产的技术指导。
1941年6月2日苏德战争爆发,卡拉斯尼柯夫被召回部队担任T-34坦克上士车长。1941年秋天,在勃良斯克坦克大战中他的坦克被一发炮弹击中,左肩和胸部负了重伤,送回后方医院治疗
如果没有这次负伤,说不定日后就没有AK-47了。在医院就医期间,伤员们常在一起闲谈,都希望能有比德国强的武器。当时卡拉斯尼柯夫就想到为卫国战争做点贡献,设计一种新枪,于是请求医院图书馆管理员借给他一些轻武器的书看,管图书的小姐将馆藏所有的轻武器书都抱来了,其中就有前文中提及的费德洛夫所写的《轻武器的演进》,据卡拉斯尼柯夫的回忆录说,这本书使他大受启发。当时他是拿着象小学生那样的笔记本、铅笔和橡皮绘制想象中的冲锋枪,就这样开始了他的设计师之路。当然,由于卡拉斯尼柯夫从未受过专业教育,也没学过制图,因此只能画些简单的草图。设计一些先进的武器来保卫祖国——当时卡拉斯尼柯夫的想法就这么简单,他还没有想到过要设计一种名闻天下的武器。
1942年春卡拉斯尼柯夫被授予红星勋章,他要求出院归队参加战斗,医院未准,让他回家养伤半年。据他本人所说,由于家乡的条件更差,连自行车都没有,根本不能搞研究。因此他回到了参军之前工作过的铁路机车修理站,找到他在铁路技术科工作时的挚友克拉琴科——一位熟识机械加工技术的火车司机。卡拉斯尼柯夫在克拉琴科的帮助下,在简陋的小工棚里“手抠”加工了一支冲锋枪。
冲锋枪加工好后,23岁的卡拉斯尼柯夫居然找到了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委员会书记,书记把他介绍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当时疏散搬迁到阿拉木图)的枪炮系。在航空学院卡拉斯尼柯夫设计了他的第二支冲锋枪的样枪,然后送到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进行试验和评审。
经过试验考察,试验评审委员认为冲锋枪的结构复杂,在性能上没有显现出超过当时装备的苏达耶夫ППС(即PPS-43)冲锋枪,因此没有向部队推荐使用。但这个不成功的冲锋枪会引起苏联装备规划委员会的勃拉贡拉沃夫中将——当时苏联步兵武器权威、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院长的注意,他对卡拉斯尼柯夫的冲锋枪非常赞赏,虽然结构复杂但具有其独创性,在他的活动下,卡拉斯尼柯夫在1943年被送入正规学校接受正规技术训练,结业后被分配到昂斯克军用武器试验场担任技术员工作,在此期间他因为改进郭留诺夫重机枪而获得两项“发明人证书”(相当于专利证书)。
1944年,25岁的卡拉斯尼柯夫设计了一种7.62mm的半自动卡宾枪,在1946年,他在这种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自动步枪AK-46,并送去参加国家靶场选型试验。一同竞争的还有西蒙诺夫、什帕金、布尔金、杰格佳廖夫等多位著名设计师的作品。
在选型试验中,第一个退出的是什帕金(著名的波波沙冲锋枪设计者);杰格佳廖夫的样枪由于发射时机构产生应力太大而且自动射击时枪管过热,试验成绩不好,自愿退出第二轮比赛;还有一些设计师如布尔金(曾参与西蒙诺夫半自动步枪设计)等人的样枪也不符合要求;最后选型评审委员会只推荐三种候选抢修改后复试,其中包括了卡拉斯尼柯夫的AK-46样枪。
上级确定卡拉斯尼柯夫的样枪送到科弗罗夫市一家兵工厂进行改进。在第二次试验前,卡氏对原样枪进行了大的改动,为了符合枪的总长度要求,卡氏的样枪未向选型评审委员会请示就独自决定截短了枪管,即由原500mm减至420mm。复试时射击精度优于其他候选枪,后来选型评审委员会发现枪管短了,给予严肃批评,但最后只是警告了“下不为例”,就允许卡拉斯尼柯夫的样枪继续参试。
在可靠性试验中,卡拉斯尼柯夫样枪最惊人的性能是顺利通过“沙浴试验”。射击时,沙粒向外喷射,就像水珠一样。一个点射、两个点射、三个点射,没有产生任何故障。竞争对手的样枪打几发后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打不响了。
1947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德明的上校工程师闯进了卡拉斯尼柯夫的绘图室告诉他,AK-47步枪被定为制式装备。当年卡拉斯尼柯夫28岁。
自1949年后,卡拉斯尼柯夫一直在伊热夫斯克工作和居住,他继续为苏联军队设计常规武器。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卡拉斯尼柯夫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的武器,包括:AKM、AKMS、AK-74、AKS-74、AK-74U、RPK、RPRS、RPK-74、RPKS-74、PK、PKS、PKM、PKSM、PKT、PKTM、PKB、PKMB等等。
到了90年代,卡拉斯尼柯夫一改过去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几乎每年都要到国外走一走,参观、考察或作其他学术活动。美国国家博物馆军史馆长伊泽尔博士于1990年春给71岁的卡拉斯尼柯夫一封信,邀请他到美国参加20世纪著名枪械设计师电视文献记录片的拍摄工作。
在美国访问期间,令卡拉斯尼柯夫最印象深刻的是,能够与M16的设计师斯通纳的会面(注:卡拉斯尼柯夫和斯通纳经常被我国媒体并称为当今世界两大枪王)。卡拉斯尼柯夫在1991年访华学术活动中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这次的会面:斯通纳不懂俄语,卡拉斯尼柯夫也不懂英语,由于他们两人的经历很相似——两个人都未受过专门的军事技术教育,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语言障碍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他们在一起呆了一个星期,两人一起共同研究对方设计的枪械,又共同研究了其他的枪械。
前苏联政府曾对卡拉斯尼柯夫作了高度的评价:“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斯尼柯夫在加强苏联国防力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卡拉斯尼柯夫于1958年和1976年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者劳动英雄称号(第二次是因为设计了AK-74),1949年获得获斯大林奖金,1964年获得列宁奖金,1971年被图拉设计院授予技术博士学位,1969年晋升为上校军衔,授予列宁奖章3次、劳动红旗奖章和爱国战争一级奖章,1966年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1980年,卡拉斯尼柯夫的家乡库里亚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并给他竖了一个青铜半身像,在1987年他获得伊热夫斯克荣誉市民称号。苏联解体后,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受到俄罗斯政府的重视。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尔钦专程前往伊热夫斯克,同国防部长,联邦反间谍局长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参加11月10日的“庆祝世界著名武器设计师卡拉斯尼柯夫诞辰75周年”活动。
现在,卡拉斯尼柯夫仍生活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在近20年中,他是这个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正式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2002年底,84岁的卡拉斯尼柯夫突然与一家名为MMI(Marken Marketing International)的德国公司签署了一分商业合同,授权这家公司使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字作为商标生产系列产品,根据合同内容,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将从这家名公司产品的销售利润中提取30%(还有33%和35%两种说法)作为冠名权的合法提成。据说,这家总部设在德国佐林根市的公司,准备用“卡拉斯尼柯夫”作为著名商标,生产雨伞、剃须刀、香水、军用匕首、甚至包括巧克力糖。
自苏联解体以来,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就接到过来自世界各地许多知名公司的合作邀请,大家都想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闻天下的名字去赚钱,尽管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卡拉斯尼柯夫都拒绝了,这位洁身自爱的老人不想让自己毕生赢得的荣誉沾染上铜臭味。以中将军衔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和老伴住在伊热夫斯克一套两居室的旧式住宅中,根据目前俄罗斯的收入的水平,卡拉斯尼柯夫把他自己的退休金、各种补贴和奖金全部加在一起,总共才只有14,800卢布。
2002年9月,德国MMI公司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终于说服了卡拉斯尼柯夫的孙子伊格尔,并动员卡拉斯尼柯夫全家专门到德国去旅游了一趟。在这里,卡拉斯尼柯夫详细地了解了该公司的商业计划与合作条件。最后,在精明的德国商人苦口婆心的游说下,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动心了,他确实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想一想了。于是,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在MMI公司的授权合同书上签了字,允许德国人用“卡拉斯尼柯夫”的名字,生产系列产品。
参考资料:http://www.gun-world.net/russain/kalash/kalashnikov.htm
卡费尔尼科夫
运动项目:网球
英文名:Yevgeny Kafelnikov
生于:1974-2-18
身高:190
体重:81公斤
国家:俄罗斯
[个人历史]
Yevgeny Kafelnikov (卡费尔尼科夫)俄罗斯
身高: 6'3 "握拍: 右手
体重: 179 lbs生日:1974/2/18
出生地: 索契, 俄罗斯住址: 索契, 俄罗斯
职业起点: Pro (1992)
大满贯:澳大利亚公开赛1999;法国公开赛1996
最好排名 1(1999年5月3日)
总奖金 US$$13,364,006
头衔 单打:19项。包括1996年的法网和1999年澳网单打冠军。双打:19项。
特点 技术全面,反手双手击球尤为刁钻。
Career Highlights
1998
赢得奖金$2,543,077 。单打成绩57-29,双打41-23。
在London-indoor、Halle和Moscow获得冠军;Marseille、Tashkent、Stuttgart-outdoor进入决赛;Cincinnati、New
Haven和Paris-indoor进入半决赛;Barcelona和Toronto进入四分一决赛。
双打方面,在Antwerp (w/W.Ferreira)和Vienna (w/Vacek)夺冠;在London-indoor, Moscow
(w/Vacek)进入决赛;Marseille、 Cincinnati、New Haven、Ostrava
(w/Vacek)、Stuttgart-indoor (w/Bhupathi)进入半决赛。
1997
7-6 (7-4), 6-4战胜Patrick Rafter赢得领航笔国际赛Pilot Pen International。
法网四分一决赛输给了后来的冠军Gustavo Kuerten。
手指受伤耽误了3个月的比赛,因此未能参加澳洲网球公开赛。
1996
赢得法国公开赛冠军。同时与Daniel Vacek合作赢得双打的冠军,成为1968年Ken Rosewall之后的第一位同时胜出单、双打的冠军。
自1986-87年Stefan Edberg和Yannick Noah后第一个在单打和双打都排名前10的球员。
进入10个巡回赛决赛,胜出4次(法网,Adelaide, Prague和Lyon)。
退出了U.S. Open。
进入Rotterdam, St. Petersburg, Halle, Stuttgart-outdoor, the Super 9 Paris
Open 和 the Kremlin Cup的决赛。
1995
唯一一个球员同一年赢得4个单打和4个双打冠军。
进入澳洲公开赛四分一决赛,挤进世界排名前十位。
1994
澳洲公开赛第2轮打满5盘,输给Pete Sampras。
各年年终排名:
1998:111995:61992:314
1997:51994:11
1996:31993:104
职业头衔17个(截止98年底):
1994年:阿德莱得,哥本哈根,纽约长岛
1995年:米兰,圣彼得堡,纽约长岛,Gstaad
1996年:阿德莱得,法国公开赛,里昂,Prague
1997年:纽黑文,莫斯科,哈勒
1998年:伦敦室内 莫斯科,哈勒
大满贯战绩:
总战绩 (胜-负)989796959493
澳洲公开赛9-3----八强八强第二轮--
法国公开赛20-5第二轮八强冠军四强第三轮第二轮
温布尔顿9-5第一轮第四轮第一轮八强第三轮--
美国公开赛9-4第四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
*1996,1997年获得法国公开赛双打冠军,1997年获美国公开赛双打冠军。
ATP总决赛战绩:
总成绩***********
5-9小组未出线亚军小组未出线小组未出线
个人档案:
*出身于体育世家,父亲是排球教练,母亲曾打过篮球。
*六岁时开始打网球。
*15次代表俄罗斯参加戴维斯杯赛,战绩为29胜12负。
*1994年获得ATP最快进步奖。
*喜欢在黑海钓鱼,看足球比赛,也喜爱冰球和篮球,是莫斯科斯巴达克队和底科律红翼队的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