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风信子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风 信 子

风信子别名洋水仙,五色水仙,学名 Hyacinthus orientalis,为百合科风信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原产非洲、欧洲和小亚西亚一带。喜气候凉爽,空气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忌土壤低湿粘重。花

期4—5月。

风信子鳞茎球形或扁平形,外被皮膜,膜色有蓝紫、粉或白色,膜色常与花色相关。叶片基生,4—6枚,带状披针形,先端圆纯,质地肥厚,具光泽。花茎高20—45cm,中空,总状花序,具小花2O余朵。小花针形,下垂或斜向生长,基部稍膨大,先端4—6裂,裂片向外翻卷。花色有红、黄、粉、白、堇和蓝紫色品种。

以分球法繁殖为主,一般于 9—10月种植,分生能力较差的品种,也可用切割鳞茎的方法进行繁殖,将鳞茎盘切割成放射形的切口,晾晒 1一2h,然后平放于室内晾干,以后从茎盘切伤部位逐渐分化出许多小球,9一10月份即可取下进行栽植。培育新品种,可用播种法繁殖,但实生苗须培育4—5年才可开花。

风信子可以露地栽培,也可盆栽,还可水养。露地栽培应施足底肥,畦栽、沟栽均可,复土厚度为球高的2倍左右,栽后适当浇水,冬季适当复盖,以保证种球安全越冬,根系发育良好,翌年开花繁茂。开花前后各施追肥1次,花前肥,可促进开花;花后肥促进鳞茎膨大和多分生子球。初夏地上部枯黄后,挖出鳞茎,阴干后贮藏于冷凉环境中。

盆栽应选择肥大、充实的鳞茎,于9月种植,在有阳光的条件下养护,至 l1月份气温下降时移入室内,室温保持5一10℃,促使根系良好发育。以后温度逐渐升高,促使地上部生长,待叶片长至一定高度时,进一步提高温度,并给予足够的光照,使茎叶茁壮、丰满,花多花艳。

风信子还可水养,容器一般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瓶,将比瓶口稍大的风信子鳞茎置于瓶口之上,生根后使根系伸入水中,一个月后便可抽苔开花,水养期间,3—4天更换清水1次。也可将鳞茎直接浸于水仙盆中,似水仙一样莳养。

风信子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由鳞茎带毒传病,感病后,延叶脉产生黄绿色的纵条斑,严重时叶片枯萎。防治方法为拔除病株,并销毁。菌核病,病原菌由鳞茎侵入,感染叶片,初时呈油渍状病斑,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喷施50%的托布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此外,还有软腐病。风信子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花期早,植株矮壮、紧凑,宜于盆栽观赏,也可布置花坛,花境、或片植于草坪边缘。

同属常见栽培的还有西班牙风信子、罗马风信子等。

风信子花色多,芳香,主要应用于花坛和盆花。

①花坛栽种。首先要将土壤深翻,然后加入腐叶土或发酵木屑、醋渣和腐熟有机肥及适量磷肥为基肥,排水系统要流畅,先浇水,待水渗透后,土不粘时再栽种。在长江流域,多在10月前后栽种。选用发育饱满开花的鳞茎种植,株、行距均15厘米,栽后不必立即浇水。寒冬,如遇气温过低时,还要注意覆盖防冻。在生长期追施1次速效氮、磷、钾复合液肥。

②盆栽,多为元旦或春节开花,宜在深秋或冬初栽种。盆土必须疏松,鳞茎顶部要稍微露出,栽后浇透水,以后保持湿润即可,在10℃和有光照条件下,便可发芽出土。

参考资料:http://www.zhongzi.net/zzzp/hhzz/fengxinzizaipei.htm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