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趋利避害祛“湿热” 是怎么回事?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夏季趋利避害祛“湿热”

( 2006-06-14 08:36)

-----------------------------------------------------------------------------------------

近日广东大范围进入雷雨天气,少见的长时间的大到暴雨将人们的身体、情绪都弄得厌烦不安。据中医解释,这是“湿热”作祟。

湿热的一般表现有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身目发黄。

此时,人们在饱食上就要趋利避害。油条、炸鸡翅,很多人认为只有吃了这样的油炸食物才可能导致“热气”,而烧鸭烧鹅则比较“湿气”。这些食物近段时间少吃为宜。拍黄瓜是很好的清凉的菜,但就是因为里面多放了两粒蒜,辛辣湿气就这样被你吃到肚子里了,其他辛辣食物例如辣椒、芥末、胡椒等也可能助湿热在你体内滋长;相比较之下,花生油、菜籽油和粟米油更不容易惹出湿热问题。此外,一旦炒菜时候油温过高,也可能会使食物滋长湿热气焰。蔬菜里,芥兰、洋葱和韭菜,也能滋长湿热。肉食中,牛肉、羊肉、狗肉,与湿热“靠得比较近”。

在雷雨季节,可用食补药疗祛“湿热”。例如,南瓜、茯苓、荠菜、金针菜、莴苣、冬瓜、鲫鱼、赤小豆、薏苡仁、玉米等。

参考资料:http://www.ha.xinhuanet.com/fuwu/yiliao/2006-06/14/content_7254458.htm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