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真正的起源是哪里?具体如何延伸的?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中国足球却似是博来品一样跟在世界足球的后面尽情舞弄摇摆,就象中国的四大发明让文明的曙光照亮了西方,却让中国从此走入了固步自封一步步的落后于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足球真正的起源地是在中国临淄也就是现在的淄博,那时人们把它叫做“蹴鞠”,我喜欢这个名字,也映照着我们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文化氛围,中国古代对于蹴鞠的研究已然相当精细,早在西汉就已经出版了关于蹴鞠的专业书籍《蹴鞠二十五篇》等,详细记述了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纪律,非常具体细致。而明朝人汪云程写的《蹴鞠图谱》一卷(共21篇),已经是比较完善的足球理论著作了。按照我们现在来说汪云程是个相当当的足球评论家了。
足球在中国的兴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足球应该回到中国,应该回到他真正的家,尽管中国足球落后于现代足球太多太多,但是血性的中国人正在努力的把足球的血脉牢牢的继承,一步步的追赶现代足球的步伐,古代与现代,蹴鞠与足球,碰撞过后是中国人的自强不息。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不能拱手送给别人,为什么足球在中国星火燎原般的成为中国体育的第一运动呢,不能不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
在宋、元、明这三个朝代,社会上有了一些类似现代球迷协会的球会组织,如南宋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中说:“宋代民间的球会称为齐云社“当时加入球会的是一般普通百姓。中国古代足球体系之完善令人惊叹,只是不知当时的球迷是否也和今日的一样疯狂?
中国足球需要做的东西真的太多了,我们有梦回唐朝的骄傲,更也该有足球重新辉煌的准备,中国人不仅能够踢好足球,而且能把足球的精华重新体现在中国人的脚上。我们有最早的足球比赛,最早的足球明星高俅,最早的球迷协会,但是我们直到今天才能够第一次向世界展示属于中国人的足球。
中国足球不曾想却陷入了危机,陷入了黑暗的沼泽,我们中国人应该拯救自己了,也就是拯救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也算对得起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現代足球運動始於英國。1863年10月26日在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組織英國足球協會,並統一了足球規則。因此,世界足壇把這一天稱為現代足球運動誕生日。1904年05月21日,法國、比利時、西班牙、荷蘭、丹麥、瑞典、瑞士7個國家足球協會的代表在巴黎召開會議,成立了足球的國際組織國際足球總會。1993年有會員168個。
足球是較早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的運動之一,但作為世界第一大球的足球,卻始終沒有在奧運會居有重要的地位。足球雖自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始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但前幾屆未受到重視,雖為正式比賽卻具有表演性質。人們通常將1908年看作奧運會足球賽的開始,因為那年舉行的第四屆奧運會上開始由各國家隊參加比賽。
奧運會的足球比賽,一直處於業餘和職業選手的參賽資格爭議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國際足總和國際奧會未對參賽者的資格嚴格審查,英格蘭的職業足球運動員沒有受阻,所以該隊於1908年和1912年連奪兩屆奧運會足球冠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職業足球風靡歐洲大陸,但多數是非公開化的。與此同時,南美洲足球運動發展迅速,並在奧運會上崛起,使奧運足球進入全盛時代。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三屆奧運會中,處於黃金時期的足球運動一度成為奧運會僅次於田徑的重要比賽。南美足球的崛起,使歐洲足球在奧運會上的霸主地位難保,也使國際足壇步入了歐洲、南美對抗的新時期。這期間英格蘭足協要求國際足總對 "業餘" 的內涵做出明確解釋。1920年羅馬會議上,國際足總作出了實際上承認非公開性職業足球為業餘足球的瑞士提案。英國的4個足協集體退出國際足總以示抗議。同時,非公開性職業足球最為明顯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等被禁止參加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足球賽。
這屆奧運會由於除北歐以及南斯拉夫外的東歐國家均未派隊參賽,雖然阿根廷、烏拉圭、智利、墨西哥等美洲國家派員參加角逐,但參賽隊數卻減至17個,比賽水準大受影響。連續3屆奧運會將歐洲一流球隊拒之門外,促成了首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30年誕生,而這一大賽的展開使奧運足球賽陷入困境。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竟無一歐洲國家對足球賽感興趣,結果這屆奧運會被迫取消了足球賽。這是足球運動步入奧運會後,唯一的一屆不進行足球比賽的奧運會。在舉行了兩屆世界盃賽後,各國足球體制迅速發生變化,昔日為參加奧運會而採取非公開性職業足球體制的國家已無需再那樣做,正式宣佈實行職業足球。因此,國際奧會要求奧運會作為世界業餘足球的較量場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職業足球風行歐洲、南美大多數國家,奧運會足球賽成為年輕業餘手進入職業隊的跳板。但是,蘇聯及東歐國家 (除南斯拉夫外) 仍堅持非公開性職業足球。這樣就使其在奧運足球賽上佔有明顯優勢。從1952年到1980年的8屆奧運會中,蘇聯和東歐國家一直處於壟斷地位,其中有5屆是他們囊括前3名,甚至前4名。東歐國家的這種足球體制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強烈反對。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大多數歐洲國家拒絕參加足球比賽,使奧運會足球賽再次陷入危機。
1960年,國際足總規定:凡參加過世界盃賽的球員不得參加奧運會足球賽。但到了1972年,這一規定又被國際足總中止執行,蘇聯和東歐國家再次受益。 1978 年,國際足總決定,並于1983年重申:歐洲和南美國家不得讓參加過世界盃賽 (包括預選賽) 的球員參加奧運會。但由於確定球員職業和業餘資格的權利在各國奧會,問題仍未得以解決。1984年,國際足總主席夏維蘭治宣佈,除歐洲和南美參加過世界盃決賽的球員不得參加奧運會外,今後不再分職業和業餘。這一決定使奧運足球有了新的轉機,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足球賽水準有了明顯提高。1988年07月,國際足總正式決定:今後奧運會足球賽球員年齡將限制在23歲以下,並成為國際足總系列賽4個年齡組中的一個世界大賽,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開始實施。這一變革使奧運會足球賽的吸引力空前提高。
足球的起源
现代生活中再也没有比足球更令人激动不已的运动了。足球的历史可谓悠长久远。早在古希腊就有一种类似今天的手球的游戏。以后,罗马人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随着罗马人征服欧洲的数百年间,这运动便得以在英伦三岛广为流传。那时已有罗马人为一方,不列颠土居民为一方所进行的比赛。据说那时使用的球是战俘的头颅。以后改用牲畜的膀胱冲气做成球。这种球有一定的弹性,可拍,可踢,时常是许多人一拥而上朝某个目标踢去。当时,比赛的动作粗野,时有参加者受重伤,故被禁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足球运动却愈加普遍,英伦各地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尽管已成为事实,但几代英国国王仍然禁止踢球,怕年青人不专心致志地练习武功而受到外来异邦的侵略。
到了伊力莎白女王的后期,足球比赛已能登堂入室。节日期间常有壮观的比赛为人们助兴。1602年,在康沃里举办过一次大规模比赛,双方球门相距三四英里,各教区之间相互比赛,席卷了整个地区。
以后的200年间,英伦三岛进行了各种不通形式的比赛,规则也不尽相同。那时还没有人打算把规则统一起来,也没有把各地方的队组织起来。那时的比赛相当粗野、激烈、有的队员故意踢对方的小腿而不是踢球,简直和斗殴毫无二致。
1823年11月21日,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世界足球面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天,一群学生在操场上踢球。一个叫威廉.韦步埃利斯的15岁的男孩在比赛进行中抱着球跑,这个简单而平常的动作竟然把足球世界分为两部分:允许用手持球的走的成为橄榄球,允许用脚踢、头顶的成为足球。这以后,一些热心于足球运动的人在伦敦一家旅馆里召开会议,起草足球协会的章程,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即禁止手持球走。而允许手持球走的橄榄球联合会直到1871年才成立。
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位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掷界外球,最初只用一只手,但有些球员能巧妙地把球从四、五十码以外掷入球门,因此规则又作了变动,必须双手掷界外球。最早的球门也不同于今天,1883年球门的横梁还是拉一根绳子。由于绳子细些,一些球从上面过去还是从下面过去,一时很难判断,直到1890年,才设置了球网。至于球场的规模也不同于今天,1890年,球场的面积是200码X100码或100码X50码,还有200码X50码的。现在的场地规定是:最大可允许130码长,最小也需要100码长,宽为100码到50码。那时比赛,是由每队各出一名副裁判和主裁判担任“执法官”。直到1891年,才出现持中立态度的现在意义上的裁判----一名裁判和两名巡边员。早期的球队均是业余球员构成的,而现代足球有了职业球员,以踢球为职业的运动员。
参考资料:足球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