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毒症的问题?
尿毒症,即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简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实质大部分损害,因而不能排泄多种代谢废物和不能降解某些内分泌激素,致使其积蓄在体内而起毒性作用。尿毒症毒素包括:小分子含氮物质,如胍类、尿素、尿酸、胺类和吲类等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中分子毒性物质:包括血内潴留过多的激素:如甲状旁腺素多肽等;大分子毒性物质,如胰升糖素、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上述各种小、中、大分子物质,有些对人体有毒性,有些在浓度正常时,对人体无害,但血内水平过高,亦会有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状,且随着病程进行性恶化至终末期时则出现尿毒症。据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每年约有100人死于尿毒症。
引起尿毒症的病因,国外最常见的依次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而我国则为:原发性慢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
尿毒症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最为常见,几乎每个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文献报道胃肠道溃疡症状发生率高达18%~24%,主要表现为小量呕吐或黑便。
血液系统症状 尿毒症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常有皮肤黏膜出血倾向,表现为皮下瘀斑,齿龈及结合膜下出血、鼻衄等。
心血管系统症状 尿毒症合并肾性高血压者高达80%~90%,表现为头痛、头昏,严重者有呕吐、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尿毒症性心包炎发生率高达60%~100%,30%~40%尿毒症心包炎发生心包积液。主要表现为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心血管系统病变是尿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尿毒症因血管并发症死亡者占死亡人数的64.3%。
神经精神症状 尿毒症时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率达13%~86%,主要有意识障碍、颅神经损害、肌痉挛及癫痫。
呼吸系统症状 尿毒症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最常见的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化脓性支气管炎。
免疫功能低下 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4%,胃肠道及皮肤感染较为常见。
性功能障碍 男性常伴有阳萎、早泄,女性常有停经或月经周期紊乱。
“尿毒症”听起来是很可怕的名词,简单地说,当肾脏几乎完全丧失它原有的功能,而以各种不适的症状表现出来,如严重的恶心、呕吐、气喘如牛、心悸、极度的倦怠等,这就是尿毒症。
会导致尿毒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下:
1.原发性肾丝球肾炎
2.糖尿病
3.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
4.高血压
5.慢性肾盂肾炎
6.遗传性成人多囊肾
7.系统性红斑狼疮
8.其它疾病引起的肾衰竭,如痛风、多发性骨髓瘤等
分析尿毒症形成的原因后,我们更应了解如何预防:
1.对各种已知疾病的积极治疗--例如严格地控制血糖,便可以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变,根据我医院的统计:如果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就进行饮食控制和服用对应的“肾必宁”系列,疗效远比晚期效果更好。同理,针对红斑狼疮,适当地使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并用“肾必宁”系列,以预防肾脏功能的继续恶化。
2. 一般原则性的预防--包括
a.治疗高血压,尤其是可以根治的续发性高血压
b.治疗各种可能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尿道炎等
c.治疗与饮食、生活习惯相关的疾病,如高血脂、高胆固醇、贫血等
d.避免滥用止痛药或显影剂检查
e.避免使用各种偏方或来路不明的民族医药,如减肥药等。
3. 对饮食的适当控制--当肾功能降至70%以下时,应采取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的摄取量宜控制在0.8-1.1g/kg体重;以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每天食用的肉不能超过二两,可适当补充低磷、钾奶粉;若并有高血压,则应避免腌渍、罐头食品,减少调味用的食盐(但不可使用低钠盐,因低钠盐含钾离子)。每日能量的摄取原则是,每公斤体重约为30-35卡路里(详细的饮食调配可向我中心进行咨询。0451--2350500)。
如同高血压一样,尿毒症也有遗传与非遗传的,而它并非无法预防、无法控制的;尿毒症的成因若是遗传产生,我们应通过专业的医疗、药物(如“尿毒灵”系列),并配合饮食控制来治疗,以避免肾脏功能的持续恶化;而非遗传的尿毒症成因,更应正确、积极地治疗一般性病因;并杜绝乱服成药、饮食不均衡等习惯,好好地保养肾脏这个重要的解毒与排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