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怎样形成的?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堆积,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正常的肝脏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的5%,当肝内脂类含量是肝脏湿重的8%-10%时临床称轻度脂肪肝,10%-15%为重度脂肪法。当重度脂肪肝时可影响肝脏功能,可出现乏力腹胀肝痛,晨起刷牙恶心、呕吐以及轻度浮肿。重者可出现糖尿病。
不同原因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脂肪肝,它们是:
⑴ 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当营养物质摄入超过人体正常需要的热量时,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长期积累会造成脂肪肝及肥胖症。
⑵ 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酒精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使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造成肝内脂肪酸堆积。同时酒精还可影响肝细胞对脂肪的代谢和利用,从而导致脂肪肝。肝炎引起的脂肪肝:肝炎使肝细胞大量破坏,肝功能受到损坏,引起肝脏对脂肪代谢失去平衡。加之肝病患者饮食不合理,补养过分,活动又少,造成肝内脂肪大量堆积形成脂肪肝。营养不良性脂肪肝:长期食用碳水化合物或长期缺少蛋白质摄入,使肝内脂肪代谢异常造成的。
还有药物引起的脂肪肝如四环素、巴比妥等,还有内分泌引起的脂肪肝如糖尿病等,以及妊娠引起的脂肪肝等。
参考资料:http://www.oneyao.cn/ganbing/zhifangan/zfgbyx/0602145543122.asp
1.酒是祸首,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2.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
3.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
4.糖尿病。
5.肝炎。
6.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