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毛概考试试题2015

1、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答:从客观条件看,1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2.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3.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7、非公有制的作用: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条件;2.能够更好的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3.能够更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8、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9、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10、“三个转变“: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表现在:就在于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
12、“四位一体“指的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
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14、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具体政治制度是政体。政体就是所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7、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个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18、民主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主当家作主,管理民主、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9、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法制。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实质是:制度化、法律化。
21、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2、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2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的关系: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有法必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划)。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2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25、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首抓繁荣,一首抓管理。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8、时代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9、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30、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体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1、古代体现和谐思想表现在:孔子:“和为贵,兼相爱,爱无差。”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2、傅立叶《世界和谐》 魏特琳《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第一,这是我们专注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查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4、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35、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义动力。
36、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37、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样的根本利益?
答: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38、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943年3月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39、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40、“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以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以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依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41、最早提出“三通”是在《告台湾同胞书》里。
42、“三通”指的是:通航、通邮、通商。
4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44、对解放台湾的立场: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5、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是时代主题。
4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7、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具体观点: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主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
4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9、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活动的根本准则。
5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希望本文大二毛概考试试题2015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