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影评解析

金蝉脱壳影评解析一:最后震撼你的不是结局
绿萝热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你必须承认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最主要原因,是它在中国上映前豆瓣已经给这部动作片评了7.5分,同时imdb的评分是7.2。这几乎说明它达到了文艺片8.0分的水平。再看看这两名年龄之和超过130岁的肌肉下垂男,一定让你相信除了拳头,这部片子还有更多其它的看点。
当然你要认清这部片子是好莱坞流水线的产品,而且导演作品连续性不强,更没有多少个人风格,想清楚这些,你就可以说服自己顺理成章地坐下欣赏这出戏了。毕竟7.5虽然是高分,但无论作为冒险,悬疑乃至动作片来讲,都有太多的片子可以超过它。但如果你曾经赞赏过“兰博”和“洛奇”,现在还为【终结者审判日】痴迷,相信你不会对片子里一箩筐的编剧漏洞以及人物形象缺失窃窃私语。
在这部电影里,你只需要注意啤酒肚的兰博和大屁股的t800。你要继续说服自己去纳闷如何才能逃脱,继续庆幸他们碰见了好心的医生,和连续性“偶尔”犯二的强大对手。当直升机上那个把持着五一式的兵匪乙挂掉,而下一个镜头州长正在冲过去时,你必须承认你瞬间热血沸腾。你一定感叹那么多年以来,没有一件武器能和使用它的动作演员如此般配,没有一个英雄角色超越过那个临终才有感情的冷血杀手,阿诺哥即使当了州长也改变不了在我们心中戴墨镜招呼加特林m134的形象,而这一刻,那个男人终于回来了。这是让一个为【审判日】痴狂的男人流泪的镜头,诺哥拔枪——拉栓——不瞄准就开火,一个连贯的慢镜头。摄影留了充足的时间给你窃窃私语。如果你带了女孩,你该转头告诉她,这个男人演绎过的伟大故事,哥曾经也是个血性汉子。
就这样,一瞬间,你忘掉了电影的大小瑕疵,你没想到一部动作片也能带你寻梦,你觉得这一百块钱太值了。
金蝉脱壳影评解析二:老英雄的协奏曲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喜欢上看好莱坞电影了,但倘若叫我挑一部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好莱坞电影,我会毫不犹豫地选《第一滴血》。严格来说,美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是有明显区别的,区别就是好莱坞电影往往制作精良、投资大、对准消费市场、瞄准观众口味,而且还有个特点,好莱坞电影把影片类型定制分类推向市场的能力,在电影发展历史上举足轻重。至少说西方国家的电影里面,欧洲电影始终保持着身份、格调与小资,那么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真正代表着普罗大众的选择。而有英雄和精彩的搏斗、特技的动作电影,更加是消费市场上大众的宠儿。
《第一滴血》中的史泰龙红头巾、一头野性的乱发、坚毅不屈和充满斗志的眼神,关键是史泰龙的眼睛永远是那么充满故事色彩,而史泰龙的脸孔委实是俊朗而不乏敦厚,你很难想象他演坏蛋,因为他
总是一脸正气,而他同时保持了意大利人那种温柔忧郁的情调,他是不折不扣的意裔新移民,而他那部震惊世界的《洛奇》(虽然年代久远,但绝对是老史演艺生涯最大的艺术贡献。)更加是成为了美国梦
精神的代名词,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在电影对白里看到看过,“你知道《洛奇》?”“我想你也看过《洛奇》。”这样的台词。而早年史泰龙为了滚打电影圈还拍过色情电影,他的传奇色彩和奋斗人生委实一
部励志教科书,而他动作英雄的标杆形象确立必然是三部《第一滴血》里面那个勇敢机智的越战英雄兰博,这个形象真正让他名震天下,并且名垂影史。
然后说说同年代的斯瓦辛格,斯瓦辛格是80年代运动员转型拍电影最成功的例子而且没有之一。他塑造的动作英雄形象是冷硬、刚毅、无畏,让敌人闻风丧胆。如果说史泰龙身上是美国青年奋斗的影子,斯瓦辛格代表的美国英雄形象就是真正的山姆大叔。真正成名的代表作其实不是《终结者2》而是那部运用机智战胜外星杀手的《铁血战士》,《终结者2》为斯瓦辛格风靡世界并奠定不朽的影史地位居功至伟。及后的主演的《全面回忆》、《真实谎言》、《蒸发密令》,等科幻动作大片都是90年代的票房神话。铁汉斯瓦辛格还在早年担任了几届加州州长。从健身名将到影坛神话到政界,他的人生都充满传奇色彩。
史泰龙迈入晚年的动作片生涯依然发光发热,虽然动作老明星扎堆的爆米花《敢死队》系列着实是中规中矩,无法超越自己年轻时代的辉煌,但也可说是充分发挥余热。如果中国的影视工业足够发达,
我们说不定也可以看到古龙和金庸作品下的江湖英雄同台竞技(这当然是楼主包括很多人yy的结果。犹如痛恨国足,恐怕这个心愿很难如愿。)而美国电影却做到了,我们看到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大
斗演技,也终于看到了史泰龙和斯瓦辛格在同一部电影里面互殴和合作。从《敢死队》到《金蝉脱壳》,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至少目前为止记忆中尚未有例证改变吧,史泰龙总是可以并应该做主角,
而老辛跟他配戏当超大负荷的绿叶竟然没有产生不协调的化学反应,两人真正是基情四射,而各司其职。本片中逃狱大师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相比之下虽然老辛最后时刻来了个老掉牙的花招变成利用大师的
伎俩,但依然无法掩盖影片中老辛完全是大绿叶的形象。虽说敢死队是史泰龙参与主创,但即使是老辛和布鲁斯威利士同时出现,史泰龙也难掩气场最强的主角的气势,楼主大胆yy一下原因,首先是史泰龙
最年长,比阿诺大一岁,老布都要比他们2人年轻,实际上老史看上去却没有后面2人那么显老,而且史泰龙的动作电影一直是动作为主,特技次之,顶多是爆破、追车,而阿诺的电影可说是好莱坞特效动作
大片真正进入爆发性年代的重要代表人物,相比之下史泰龙在动作电影里面的硬派江湖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不说成龙、李连杰那类功夫为主的特型演员,阿诺还是老史的好友,说不准当年拍动作片还蒙他赐
教不少。至于说老布,我们最难忘的还是他那《虎胆龙威》里面与歹徒斗智斗勇,桀骜不纯,特立独行的洛杉矶警察形象,可以说身上赋予了更多的两面性,其叛逆的一面使老布完全可以胜任反派角色,但
跟史泰龙站在一起的时候,显然要退避一线。其实尚格云顿更加不必比较,此君更加着重格斗搏击,而且他拍过不少品质一般的动作片,却少有让人难以忘怀的银幕形象就是硬伤,所以在《敢死队2》里面4
人的摆放位置来确立当代动作片的江湖老大地位可谓合符情理。
--------------------------------------------------------
最后回到影片的讨论,其实不少观众咋舌说史泰龙和老辛演智慧型有点不适应,其实老辛的《铁血战士》已经提过,而老史的《炮弹专家》相信不少影迷看过,里面还有与莎朗斯通的一幕经典的浴室激情镜头,而那次也是史泰龙为数不多的与女角色来电的银幕情节。
说到影片的优点,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用消费商业片的角度去看,首先,影片基本上无尿点,文戏和武斗、机智悬念的戏份都恰到好处,规格来讲比阵容臃肿却制作马虎的《敢死队》可谓高一个档次。再者就是高科技外衣算是勉强过关,破绽的确不少,当然动作片其实破绽不是太重要的,反而几次调侃式的搞笑情节还是不少亮点,比方说老辛调戏中东男,一个幽默的镜头就干脆地交代了抢囚犯的眼镜制作六分仪。其实物理破绽还好说,既然是人设计的监狱,必然有漏洞这可以接受,而且即使监狱没有漏洞,但人为管理上会可能百密一疏。说到影片最大的硬伤反而不是物理漏洞,而是配角的塑造不够饱满,演技到家、造型抢眼的男神詹姆斯卡维泽的确不负所托,他演的阴险狡诈的典狱长可谓出色的地完成任务,看惯他在《疑犯追踪》里面那陌陌完成任务的孤胆特工形象,那优雅和故事性极强的浅笑,的确是连男人也为之折服(楼主性取向正常,但里瑟大叔的魅力的确是让男人也佩服。)可惜的是,典狱长的性格塑造还不够饱满,制作蝴蝶标本的情节本来可以适当展开一下,但是却没有。比起《肖申克救赎》里面鲍勃·冈顿和《一级谋杀》里面加里·奥德曼的典狱长相比,还欠缺了一些最为狠辣的东西。而医生的角色就是最糟糕的,医生着墨太少,结果导致帮助老史传送摩斯密码的情节显得过于唐突。
而老辛在甲板上扛起机枪狂扫,那个经典的无谓形象再次调侃观众的胃口,不得不让人怀念动作老英雄的年代,可能是现在的科技特效太神奇,很难再出现以演员为中心的英雄电影,我们可以看看巨石
强森和范迪塞尔、杰森斯坦森,显然都难当大任,不得不感叹既然是时代造就英雄,也是英雄创造了时代。
---------------------------------------------------------
原来真正动笔为动作电影英雄写点文字还是第一次,在此向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和阿诺·施瓦辛格致敬!祝大家观影愉快!
金蝉脱壳影评解析三:魂斗罗智斗李四强
《魂斗罗大战李四强》标题是我在得知这电影存在的那一刻就想好的,虽然眼下被许多媒体用滥了,我还是不改初衷。80年代的经典游戏《魂斗罗》中两个肌肉男主角,原型分别是《第一滴血2》的史泰龙和《独闯龙潭》的施瓦辛格。多少年来,动作影迷如笔者,一直期待看到这两位西方世界最为人铭记的银幕硬汉,可以携手合作闯一次通关。除去90年代两人在电影里互相用海报和台词恶搞外,史氏和施氏已经在两部《敢死队》中同时亮相过,还将在第三部中继续合作。但《敢死队》毕竟只是史泰龙主导下的英雄群戏,而我们心目中的这部《魂斗罗》电影,必须海报上只有两大主角的名字,必须是“左史右施”横扫千军的剧情,必须有他俩并肩迈步、周围全是喽喽的标志性场面,当然,最好能让他俩也干上一架。《金蝉脱壳》破天荒的也是完全的满足了上述要求,就冲这一点,它就足以号称真人版的《魂斗罗》。
而“李四强”(john reese)是美剧《疑犯追踪》的主角,扮演者吉姆•卡维泽在《金蝉脱壳》演了反派典狱长。当初看剧时,我觉得卡叔瘦削的面庞、阴狠的眼神、低沉的嗓门(尤其是压低时不寒而栗的震慑力),太适合演出蝙蝠侠,《金蝉》里典狱长的腹黑程度不亚于韦恩老爷,我很高兴自己的识人眼光得到好莱坞制片人认可。对于熟悉了卡叔正义形象的剧迷来说,典狱长一角不会引起反感,他没有粗口,没扮基佬,连手都没弄脏,依然西装笔挺,头脑灵活,说话慢条斯理又暗藏杀机,仍是大家喜欢的那个“西装大侠”李四强,只不过被黑化了。通常来说,美剧主演由于合约加身,工作时间又长,很少有机会出演大制作电影,卡叔是幸运的,能以另类李四强的角色挑战两大传奇巨星,是履历上光辉一笔。
史泰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电影里越狱了,巧的是上一次《怒虎狂龙》也是双雄戏。只不过这回,他一开始布下孤身作战的假象,等到阿诺亮相,我留意了一下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不过此举并未降低阿诺角色的重要性,要知道《了不起的盖茨》里迪卡也是30分钟才出来。进入对手戏后,双方为影迷津津乐道三十多年的表演风格开始形成比照,史泰龙如同荒野里的独狼,足智多谋,生存力顽强,不断展示着彪悍的意志、精湛的渗透技能,以及铁板一块的表情,一切都是《第一滴血》系列建立起的不灭印象。阿诺则传神的展示了他的幽默感,众所周知这一直是他比史泰龙强的地方,有包袱笑料“说好是假打的嘛”,有贫嘴笑料“去五金店给你买一个”,还秀了一把很黄很暴力的漫画绝活,至于高潮时重机枪横扫,眼神特写一出,全场惊呼一片,《独闯龙潭》、《终结者》的神韵复现。
客观来说,拍一部片把这两位聚到一起并不难,毕竟此前两人单扛之作都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虽然残酷了点,但合作确实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又要走双雄路线,又要保留两人昔日的经典记忆,就要出点高招了。《金蝉脱壳》让我们不无惊喜的发现,史泰龙还是那个史泰龙,阿诺还是那个阿诺,他们就像从80年代各自的银幕中跳进了同一个世界,立刻马不停蹄的合作了起来,毫无改变,毫无隔阂。影片也将战友情义处理的十分草莽粗犷,没有给搞基留下半点口实,在双雄片=基片的当今,这也是需要功力的。
有朋友说,作为高智商电影,《金蝉》的计谋过于简单了。首先我得承认,在《越狱》几乎成为一代大学生必修课的时下,要看真正的智力挑战和不可能任务,《金蝉》确实只是小儿科。但换个角度,考虑到影片的初衷是复古80年代,这部斗智版魂斗罗,虽然枪炮换成了头脑,碉堡换成了隔离门,仍要坚定不移的贯彻“简单粗暴”风,如果布局跟《十一罗汉》似的环环相扣,只要上个厕所回来就跟不上,怎么都和两硬汉的身份不兼容。所以在我看来,计划简单,情节通透,看头知尾,反而是本片的优点所在。高科技的运用也属于点到为止,透明禁室、摄像头、运动传感,已是道具极限,最后还得腿脚、拳头和子弹说话。想象一下,总不能让史泰龙戴着老花眼镜操作平板电脑吧。
说到复古,影片中另一处重要参照是80年代美剧《百战天龙》,该剧主角马盖先是个物理系高材生,善于利用身边道具从各种险境逃脱。举凡越狱片,都要活用各种小物件,但与常见的充当开锁工具、制造障眼法不同,《金蝉》的柳钉脱落,六分仪制作——从废品中组合出精密的功效,辅以不明觉厉的科学讲解——格外具有马盖先风格,这种桥段在如今看来当然山寨些,但在80年代,电视观众对此如痴如醉,也是深刻的集体记忆之一,美国60、70后一代观众看了《金蝉》,早有人高呼史泰龙是马盖先附体了。
昔日狂暴肌肉男的代言人,如今被加诸马盖先式儒雅英雄的头衔,从武力向智力悄然转变不言而喻。这也无可厚非,两人加起来都130多岁了,若再像三十年前一样威风八面杀满全场,确实显得滑稽些。但《金蝉》少了密如繁星的子弹、堆积如山的尸体、此起彼伏的火球,并不是遗憾,反而让我感到欣喜。它开创了一条无需亦步亦趋复制80年代守则(比如两人此前的《背水一战》和《爆头》),也可以令老硬汉继续发光发热的演艺路线。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能继续看到他们在银幕上绽放不灭的光芒,延续着我们童年的英雄梦想。即使哪天他们只能坐在轮椅里扳手腕,我也会照样买票不误。(文/方聿南)
金蝉脱壳影评解析四: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bhsir
如果用“精彩而经典”来评价《金蝉脱壳》还让人感觉意犹未尽的话,那至少算是恰如其分吧!整部电影从头到尾节奏紧促,结构严谨,思维缜密而且信息量丰富运用了不少百科知识让整部片都给人一种精雕细琢的感觉。虽然在落幕前几场戏显现出剧情上一些经不起推敲的瑕疵和漏洞,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整体的精彩。
而史泰龙和施华星格这两位无比经典的老牌巨星一起联袂出演无疑让人忍不住为之奋亢,他们在片中除了回首往昔他们在荧幕画面留给人们的那些难忘超酷的形象作派之外,也颇有些新的亮点展示给广大观众。
而特别值得大赞特赞的是闪亮出彩的施华星格在这片中向世界展示了他绝对不是个只懂面无表情抱着机枪狂扫的肌肉壮男。除此之外他确实是个值得观众着迷追捧的优秀的演员,在那一场他在禁闭室里要吸引典狱长和所有人注意力的戏中,他充分显示出他精湛老道的演技,这部《金蝉脱壳》似乎也是施华星格目前为止唯一说出他家乡话(也就是德语)的电影吧。当然了很有可能这片还是他演电影以来台词最多的电影。
而作为史泰龙来讲,这应该是他继《破茧威龙》和《怒虎狂龙》之后第三部“越狱”题材的电影吧,而且在这部《金蝉脱壳》中,最大的看点和亮点就是史泰龙以一位以“越狱”为生的“职业越狱大师”的身份出现在镜头画面中,电影一开始他就以开门见山的紧促感和高端感直接抓住了观众。当然了,或许你看完整部片再回想的时候,才会察觉史泰龙的那些越狱手法其实都非常老套,但与此同时,你依然不会否认当你陶醉于影片精彩情节之中的时候确实牢牢的被这个似乎“无所不能”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越狱大师”所吸引,乃至于非常想知道电影接下来将发生什么?难道是让这个“越狱大师”尝尽苦头之后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么?而且那传说中绝对插翅难飞的“活人墓”到底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好吧,其实当我们继续往下看,很快就能见识到这一处“终极监狱活人墓”的恐怖原来是一处不知名的大洋上的一艘巨轮。即便是从牢房里逃出去那又将怎么离开呢。相信不少观众在一边看电影的同时也会做一些设身处地的想象,如果自己是主角被关在这样一处监狱里的话,将怎样离开亦或是选择放弃,因为这很明显不是刘谦或者其他国际魔术大师的魔术。而且我们这点可怜的想象力实在是让人感觉丝毫没有见证奇迹的可能,那么结局史泰龙无疑是要带着施华星格逃出去的,这个充满悬念的过程无疑就是这片众多精彩之一。
而这里的精彩非常值得回味一番的是,片中从史泰龙演的这个“越狱大师”从踏入这个“活人墓”的那一刻开始,他就选择了放弃任务,这无疑在暗示观众,这终极难度的“越狱”绝对是不可思议且无法想像的。而且在这位“越狱大师”发现这座监狱周围的环境之后,他又一次一蹶不振的认为自己这回是绝不可能出去了,这里这样的剧情以曲折而递进的艺术手法把戏做得很足,这和史泰龙以往的那些剧情马虎得一塌糊涂的电影相比,这部《金蝉脱壳》简直是一步登颠!于是你或许不禁也察觉到这才是这位犹如活文物一般的明星名归实至的电影啊!
不过当你继续看到结尾,发现这个越狱的过程从通过一个六分仪定位打开缺口开始直到他们成功而狗血的逃出去,你或许会落寞的感慨其实这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于是由此开始这片最后的部分就开始各自瑕疵毕露,经不起琢磨了。
不过我们根本没有功夫纠结这些,因为我们又要沉浸在带着超酷表情的施华星格抱起了那标志型的机枪狂扫的快感中。而当面瘫的史泰龙登上直升机的那一刻,小时候魂斗罗过关画面里的情节似乎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大门,让人完全怀想于旧日在红白机的快来中忘记一切的美好时光。尽管那个时候的你我或许并不知道当时的史泰龙和施华星格到底有没有一起拍过这样一部以魂斗罗为背景的电影。但这不代表没人好奇这副电子画面中的两个壮汉究竟是什么人,而魂斗罗的制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设置也算是代表了当年千万影迷们内心对这两位巨星的期待吧。
说到这里想到一个趣事,记得在当年那个资讯相对于来说并不发达的时代,很多中国影迷其实分不清史泰龙和施华星格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然后很多人会把终结者系列里的施华星格误认为是史泰龙并且还在与人闲谈的时候为此争执得面红耳赤。
所以这部《金蝉脱壳》对于这些老影迷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他们总算看到了史泰龙和施华星格一起联袂演出的精彩电影,这也一定了结全世界范围内广大影迷们一个期待已久的心愿吧。
而要说起这片中一些富含寓意隐晦不明的地方,莫过于那位伊斯兰教毒贩老大了,他在这片中形象是很正面的,如今谁都知道美国从“911”之后就对这些“回回们”充满了偏见和鄙夷,以往很多好莱坞影视作品里,这种被关进监狱的“回回”按常理说应该是恐怖分子才对,可是此片中,这位为了兄弟成功越狱而献身的教徒不得不让人产生很多颇为意味深长的猜测和遐想啊……难道《金蝉脱壳》还打算从阿拉伯人的院线中狠捞一笔票房么?
如今的史泰龙和施华星格都已经是须发斑白饱经沧桑的影坛尊长了,他们难免让人产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不过我们从这部《金蝉脱壳》中得到的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答案。虽然如今的电影明星不能和古代那些明星将军相提并论,但是不服老的他们那种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精神确实令人感到励志而振奋。如果年龄是一座监狱的话,那么你敢从那里逃出去么?
希望本文金蝉脱壳影评解析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