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量单位一石的由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石:

(二)dan

(舊讀<現代音>shi2<\/現代音>)《廣韻》常隻切,入昔禪。鐸部。量詞。1.古重量單位,重一百二十斤。《小爾雅‧廣衡》:“鈞四謂之石。”清黃生《字詁》:“《說文》百二十斤為禾石,後人省作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王府則有。”孔穎達疏:“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是石為稱之最重。”《漢書‧律曆志上》:“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宋書‧蒯恩傳》:“大丈夫彎弓三石,奈何充馬士!”2.官俸的計量單位。秦、漢以為官位的品級。《商君書‧境內》:“千石之令,短兵百人。”《韓非子‧定法》:“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漢制:三公號稱萬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穀。其稱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十斛,比二千石者百斛,千石者九十斛。”唐李白《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予造真籙臨別留贈》:“能令二千石,撫背驚神聰。”3.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正字通‧石部》:“石,量名。《漢志》:‘十斗曰石。’”《管子‧輕重乙》:“其有親戚者,必遺之酒四石,肉四鼎。”唐白居易《官牛》:“一石沙,幾斤重,朝載暮載將何用﹖”《天工開物‧粹精‧攻稻》:“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盡。”4.方言。面積單位,用以計量土地。其具體數量各地不一:有以十畝為一石的,也有以一畝為一石的。周立波《山鄉巨變‧菊咬》:“在王家村,有兩石田。”自注:“一石田是六畝三分。”

参考资料:||

《汉书律历志》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一石一百二十斤。古时粮食论斗,是容量单位,因为十斗粮食的重量大致相当于一石,所以粮食也论石,一石等于十斗,“石”被挪用来表示容积,成了容量单位。后来又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人所能挑担的重量,所以一石又叫一担。

如此,石有两个读音,读shí 或 读dàn

春秋战国至隋唐之交,俸禄都以实物形式支付,具体有粮食、帛等。又以粮食为主。

最初支付方式是斗,后来随着计量单位由斗变为石,俸禄也用石支付。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末五斗为一斛)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