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难解三大集团自主路线燃眉之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从去年8月份开始算起,本轮国内车市“井喷”也持续了近一年之久,应该说本轮的“井喷”与2003年那次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上轮“井喷”之前受市场诱惑,奇瑞、吉利等一批“三无”企业进入汽车行业,他们幸运地遇到了2003年的车市“井喷”,奇瑞、吉利一举冲进了轿车销售前十的位置,奇瑞在今年更是进入了前四名。

这轮“井喷”前后,国内汽车行业著名的“三大”巨头受不了“没有自主品牌”的压力,开始张罗着要做自主品牌。一汽、上汽、东风可与奇瑞、吉利、华晨不同,他们要做都是大手笔。现在看来,三巨头的自主路线图已经明确,他们选择了三条不同的路线,但没有一家是与奇瑞、吉利一样选择从零开始。

一汽集团选择的是借来主义。把一汽轿车生产的马自达6进行重新包装,自主品牌的“奔腾”就下线了。然后,把日本丰田的第四代皇冠换个标识,新“红旗”就诞生了。

上汽集团选择的是买来主义。先是巨资入主韩国双龙,自主品牌直接进入了国际市场;紧接着就是把英国的老牌汽车企业罗孚的技术、品牌买回来,直接进入高级车生产领域。

东风集团选择的是经验主义。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东风汽车的理想是,通过与几大国际汽车集团的合作,学习、综合这些企业的技术经验等,开发东风汽车自己的自主品牌轿车。

可以说,“三大”巨头都是高起点,上来大都选择中高级别轿车,可惜的是在三条自主品牌的路线图中,我们没有看到这些国家支持发展了几十年的老国企,其自己技术积累的广泛利用。解释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种说法:一是技术积累还没有达到他们所说的要求,现在社会舆论又希望他们能出力自主品牌的开发,在被动之下仓促上马;另一种就是这么多年,他们就没有轿车开发自主技术的积累。

即便是这样,“三大”巨头还是没有像奇瑞、吉利那样,幸运地抓住这轮“井喷”的机遇。现在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疲态,三大巨头这些高起点的自主品牌轿车还没有一款走入市场———毕竟拿别人的技术,不像用自己的技术那样自如。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