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九大行星可能"扩军"至12颗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不能.根据新的行星的定义,新发现的那几颗行星都不符和要求,就连原本属于9大行星的冥王星也不符合.所以太阳系九大行星可能要减少一颗冥王星,成为8大行星.

近日,来自全世界的2500多名天文学家齐聚国际天文学大会讨论太阳系行星新标准的问题。16日,一份决议草案提出把太阳系行星由目前的9颗扩充至12颗,天文学家们将于24日对该草案进行表决。一旦该草案获得通过,全世界中小学使用数十年的教科书将被改写,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说法将成为历史。届时,按照距离太阳的从近到远,太阳系的新“十二大行星”将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卡戎以及齐娜。

14日,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天文学家聚首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为期12天的国际天文学大会。这次国际天文学大会的背景是解决原来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小的冥王星的“资格”问题。

美国洛厄尔天文台的科学家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并称其为太阳系行星家族的第九位成员。但科学家不久后发现,冥王星的质量事实上比月球还小,不过天文学界一直承认它的行星资格。

但2003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麦克布朗在太阳系发现了比冥王星还大的天体“齐娜”,此后关于冥王星地位的问题就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冥王星难以与目前太阳系中其余8大行星相比,甚至还不及齐娜,如果齐娜都不能算太阳系行星家族一员,那冥王星凭什么还可以被称之为九大行星之一?

16日,一份决议草案正式提交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草案中将太阳系行星从9颗增加到12颗,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将保留行星资格,另外挑战冥王星地位的齐娜、冥王星的卫星卡戎,还有另一个天体谷神星也可能将加入行星的行列。在19世纪的时候,谷神星曾一度被认为是行星,但后来它被“降级”为小行星。

齐娜目前的官方名字是2003 UB313,齐娜是它的发现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麦克布朗给它取的昵称,来源是一个电视剧中的人物。如果它被确定为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给它确定一个正式的名字。按照惯例,太阳系行星的名字都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卡戎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他是将亡魂渡到阴界去的冥府渡神。

界定行星或有新标准

决议草案还提出了界定行星的新标准:圆形天体;直径在800公里以上;围绕太阳运行;质量超过地球质量的12000分之一。按照这个标准,很多行星的卫星和小行星都可能“升级”为行星。

天文学专家指出,在新行星的标准中,“圆形”条件最为关键,因为这意味着该天体有足够的地心引力,能够将自身“拉成”球型。

虽然月球的质量远远超过新标准,但月球难以成为新的行星,因为月球的地心引力来源于地球。

占星术士失去理论框架 “十二行星”也难长久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伦纳德埃克尔斯在15日表示,这份草案一共准备了两年,它将结束天文学界数十年来关于行星概念的争吵。

如果这份决议草案被通过,这将是天文学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无数百科全书以及教科书都将被改写。在科学领域之外,那些利用占星术为人算命的术士受影响最大,因为他们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九大行星基础之上的,十二大行星将让他们的占星术无所适从。

另外,“十二大行星”的说法也不会长久,因为按照新的行星标准,太阳系内还有至少十个以上的天体有望加入“行星阵营”。“现在的太阳系处于恒星寿命的‘中年阶段’,它还在不断膨胀之中。”美国天文学家杰克霍克海默表示。

“科伊伯带”的大型天体

“科伊伯带”是一个盘状的区域,它经过海王星的轨道, 距离太阳大约30个到100个天文单位(AU),这个区域中有许多小型星体。“科伊伯带”还是很多彗星的发源地。

国际天文学大会即将表决的这份决议草案还建议引入一个新的天文学概念“类冥王星天体”,指的是在“科伊伯带”内的跟冥王星类似的天体。

冥王星、卡戎和齐娜都将成为“类冥王星天体”。

九大行星

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已被苏美尔人发现,1978年冥王星被准确测定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质量也最小的行星。

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望远镜,观测到了金星的圆亏,这一发现驳斥了地心说,为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的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随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给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第一个科学证据,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第一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火星有许多地方与地球类似,但由于早期天文观测条件有限,火星观测靠的只是主观记录,误差很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空间探测器在火星着陆。

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用它来定纪年,西方天文学家则称木星为“朱庇特”,1979年3月宇宙飞船“旅行者”一号发现木星也有环,但非常昏暗,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

伽利略于1610年用自制望远镜观测土星时,曾误以为土星是由两个形体组成,并没有想到自己是第一个看到土星光环的人。半个世纪后,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才揭开了土星光环之谜。

1783年,天王星被证实存在。由于天王星公转周期相当缓慢,在历史上曾多次被误认为是恒星。

天王星发现不久,人们便注意到它的运动有些奇怪,总是偏离天体运行的轨道,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另一颗行星的干扰造成的。1846年9月18日,法国天文台的惠威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轨道和质量,并命名为海王星。

冥王星是发现最晚的一颗行星,1930年2月18日,克莱德汤博洛在双子星座的底片中发现了这颗行星。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