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喇叭裤到唐装 中国人的21个时尚烙印是什么?
对于人类而言,20世纪业已被证明是迄今最具时尚意识的世纪。“时装竟然可以毫厘不差地揭示时代的情绪,为世界的情感状态提供出色的记录。”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安德鲁塔克说。
一方面,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们的衣着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流行服饰也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前几乎没有“流行”、“时尚”等概念,那时的中国人被外国人形容成“蚂蚁”———一色的军装或中山装,渺小、灰头土脸、蝇营狗苟。到如今处处讲究“个性”和“品位”,时尚流行发布几与世界同步。这前后只有短短二十多年。在多元化的21世纪,中国人不再盲目追求单一的“时髦”。可是以下这些富有强烈时代烙印的“流行”,在当时却有着“一呼百应、人人追捧”的戏剧性效果。大江南北一条红裙子或一条健美裤当道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回味过去单调呆板的流行时尚,可以对今天丰富多样的时尚生活欣慰和喝彩。
一切仿佛从一条“喇叭裤”开始。
1980—1985
■喇叭裤———最初的冒险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高考恢复……复苏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喇叭裤第一个动摇了中国人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是中国人流行文化里最初的冒险。这种上细下宽,把整个屁股绷得圆滚滚的,裤脚宽得足以当扫帚扫完几条大街的“奇装异服”,其外表已经不分男女拉链一律开在正前方。而过去,女装裤从来奉行“右侧开口”路线。绝大部分国人将此裤视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恶物,不少人站在政治高度上谴责说,它是“盲目模仿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表现。你只要穿上喇叭裤,就会看到周围的人对你指指点点,你会听见他们骂你“不正经”!
当然,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让人惊叹,不到两年,喇叭裤风靡大江南北。
■蛤蟆镜———叛逆形象
其实就是太阳镜,由于其夸张的造型而被人形象地戏谑为蛤蟆镜。喇叭裤+蛤蟆镜+大波浪,再加手提单卡录音机,是当时街头无业青年的典型形象。
■“鸡窝”头———开始烫发了
当时,新时兴的卷发和电烫发型让北京排队最长的地方成了理发店,尽管常常让人在巨大的烫发机下一坐就是5个小时,女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白裤子与红衬衫———前卫男青年
白裤子搭配红衬衫曾是都市时髦男性的装扮。
■皮尔卡丹———最早的奢侈
自从1979年让人惊艳的时装表演———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亲率12名法国姑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后,皮尔卡丹成了高级进口时装的代表,并且在十年内稳坐中国人心目中国际名牌的头把交椅。
■幸子衫———哈日的初期版本
《血疑》让山口百惠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满大街“幸子衫”、“幸子头”、“光夫衫”、“大岛茂包”,不仅让个体户赚个钵满盆满,也让中国大众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名人效应”。
■“清水挂面”———琼瑶式大众情人
《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故事,征服了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林青霞、吕秀菱(女孩纷纷效仿她们的中分长披肩直发)、秦汉、秦祥林等偶像席卷了内地。“像琼瑶小说里出来的姑娘”成了新“大众情人”。
■纯子头———清纯派
《排球女将》小鹿纯子展示“流星赶月”的发球和“晴空霹雳”的扣杀时,中国女排正进入鼎盛时代,街上流行“纯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