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好给孩子买糖与买书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给孩子买糖与买书的关系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许诺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别到外边去吵吵,等会儿爸爸妈妈给你去买糖吃!表面上,这是很关心孩子的,其实,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很不理想,甚至是有害处的。
确实,在少年时期,人很难对知识十分主动去追求的。某种情况下,在糖与书之间,小孩子恐怕大多会“舍书”而“取糖”的。这丝毫也不奇怪,并且也不能以此去断定孩子将来有无出息。因为,作为一个小学生,哪怕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可能在思想上对读书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他们在学习上的一些活动,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兴趣。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乐于求学的心理,教师自然负有责任,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往往是这样的:他们在生活上非常关心孩子,但他们的主要心血却倾注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他们不以一般物质许诺孩子,而许诺给孩子的常常是带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或给孩子买一些好书。
少给孩子买糖,多给孩子买书,这是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这样作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首先,这种方法,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读书求知的兴趣。多给孩子买一些书,在节日或孩子的生日,给孩子送一些既有趣又有益的好书,可以造成一种读书求知的好气氛。这种读书气氛,有可能一辈子影响孩子。我们知道有许多伟大的作家、科学家,他们从小千方百计读了不少书。孩子对读书求知有了一种感性上的觉悟,这对他们以后成才是有很大影响的。
其次,从小多给孩子一些书看,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扩大其知识范围和视野。做家长的,也许也有过这样的切身体会: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学到的知识,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忆犹新。这就说明,小时候接受知识更快也更牢固。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这种现象,错过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机。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一条家庭教育原则,就是“及早实施”。他认为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而父母是儿童的首任教师,要及早对孩子实施教育。如果在小时候不对孩子进行很好的家庭教育,那以后就得去进行再教育,而再教育是一件相当难的事,不仅需要更大的力气,也是一件痛苦的事。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也是这样,小时候,家长多倾注些心血,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这样看来,在买糖与买书之间,我们还是选择后者为好,这对我们的孩子成材将更有裨益。
尽量少给小孩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