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发达国家还有多远?
关键在于人口基数过大,导致人均GDP上不去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布的统计数字,2005年该组织30个成员国提
供的发展援助共计106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1.4%,创历史新高。有关专家估计,2005年,60多个国家提供了不同形式和数量的发展援助,全球发展援助总额约为120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约300亿美元。
发展援助是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支持,包括无偿捐赠、技术援助和优惠贷款三种基本形式。发展援助是缓解全球经济失衡、缩小南北差距的重要途径。
2005年全球发展援助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大规模的债务减免。当年主要授援国对战乱国家及重债贫穷国实施的债务减免总额超过230亿美元,仅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就对伊拉克、尼日利亚分别减免了140亿美元和50亿美元的债务。二是海啸救灾款占相当大的比例。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爆发之后,许多国家向海啸受灾国提供了援助,援助总额超过60亿美元。
但是,全球发展援助规模离发展援助目标和国际共识仍有较大距离。1970年,联合国发展筹资大会制定了发展援助目标,即发达国家提供的发展援助应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7%。2002年,在墨西哥蒙特雷召开的联合国发展筹资国际会议提出,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国际义务,增加发展援助规模,应至少在2015年前实现0.7%的目标,并将发展援助更多地用于减少贫穷、促进教育和健康等方面。这就是著名的“蒙特雷共识”。而2005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发展援助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0.33%,离0.7%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换个说法,2005年发达国家提供的发展援助规模应为2260亿美元,实际援助还不到一半。
目前,全面履行“蒙特雷共识”的国家只有丹麦、卢森堡、荷兰、挪威和瑞典。
尽管中国自身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政府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力所能及和不附带任何条件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发展援助,在印度洋海啸、巴基斯坦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作出了及时和积极的反应,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特别是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温家宝总理在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承诺,向东盟国家增加50亿美元优惠贷款。这不仅进一步树立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表明中国在全球发展援助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合组织认为,2005年全球发展援助大幅增长的态势难以持续,2006—2007年,发达国家发展援助可能略减至1000亿美元左右,2007年后可能实现一定增长,到2010年可望接近1400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0.36%。
参考资料:||
什么时候中国贫穷人不用晚上出来摆地摊卖东西挣钱了,那咱们国家就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