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介绍 ?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布拉格简介

布拉格是捷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分布在七座山丘上,有伏尔塔瓦河蜿蜒流经。人口119.3万,面积496平方公里,全市共设22个区。平均海拔235米,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1345—1378年,罗马帝国皇帝兼捷克国王查理四世在布拉格正式建都。在欧洲宗教改革和1618—1648 年“三十年战争”中布拉格具有重要地位。1621年,以德皇、罗马教皇、西班牙贵族诸侯为代表的“再造天主教运动”镇压了布拉格市民起义,并处决起义领袖后,布拉格不再是罗马帝国的都城。1631年和1648年布拉格先后被撒克逊人和瑞典人占领,从此进入衰落时期。18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重新发展,布拉格人口增多,日耳曼、西班牙、意大利贵族及商人云集于此,对布拉格的建筑风格和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1845年布拉格修建铁路,19世纪20年代行驶电车。1974年建造了第一条地铁,现已拥有A、B、C三条线路,总长20多公里。伏尔塔瓦河可行驶客船。布拉格鲁津机场97年扩建后成为年客运量达500万人次的大型国际机场。布拉格现拥有各类古建筑物1700多处,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该市最古老的建筑为维舍赫拉德城堡,始建于9世纪下半叶。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和融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查理桥分别兴建于1348年和1357年。

布拉格城堡

始建于9世纪,自第一代奠基人普热米斯尔家族开始修建以来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捷克最吸引人的游览胜地之一。城堡过去是皇帝、国王的宫殿,现在系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站在城堡上眺望整个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城堡内有三个庭院、几条古老街巷、画廊、花园,以及捷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圣维特大教堂(始建于1344年)。教堂的地下室安放着捷克历代国王的棺椁,并保存着国王的王冠和加冕用的权杖等。城堡中最大的厅为西班牙大厅和弗拉迪斯拉夫大厅,前者是总统举行授勋仪式和国宴的场所,后者是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等大型政治活动的地方。

查理桥

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横跨布拉格市伏尔塔瓦河。此桥系遵罗马帝国皇帝兼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桥,是捷现存最大的古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桥面为砖石所砌。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查理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三十座雕像,为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像等。现在布拉格虽有15座桥横跨伏尔塔瓦河,但查理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仍居其首,为捷克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

老城广场

老城广场是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发生地。1948年2月事件和1989年11月事件两次重大政治变革均在此得到集中反映。捷前总统哥特瓦尔德和哈维尔都曾在此发表演说,宣布政权的更迭。

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扬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高级教阶和教学主事销售“赎罪券”等腐败现象。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国境内)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处以火刑。扬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塑造成,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揭幕。

自鸣钟是布拉格老城广场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建于16世纪。钟由三部分组成,即:圣徒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正点时,钟的左侧象征时光消逝的小鬼首先拉响铃铛并不断点头,而钟右侧土耳其人则不断摇头,象征始终不愿投降。钟右侧有两个寓意虚度时光的人物塑像,不断摇头,象征未享尽人间富贵,不愿离开人世。同时钟上部的12个圣徒在打开的天窗后相继出现。当最后一个圣徒走过并把天窗关上时,天窗上面的金鸡扇动两翼后鸣啼,宣告报时结束。钟的中间部分为钟盘,根据中世纪地球为宇宙中心论制作,标明太阳和月球的运动。钟的最下部分是12个镶有圆框的组画,描写一年十二个月农村耕作的情景。年历两侧还装饰佩有宝剑短杖和盾牌的天使和三个象征公正掌管城市的市民。

布拉格的建筑简介

布拉格有“建筑博物馆”之称,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绝大多数建筑风格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从中世纪以前直至现代的建筑物交织在一起,生动地体现了建筑风格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特征。

布拉格的建筑可大致地分为5类,各自的特征很明显,特别是在教堂建筑的尖塔或圆顶等处,表现尤为突出。另外,风格不只限于建筑,有些是对绘画和雕刻等美术整体或像文艺复兴这样基于一种思想的社会运动而言的。

古罗马建筑风格:11世纪至12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形状如细长的盾的简单的窗户,和被称为ROTUNDA的园筒形的建筑物是其特征所在。如圣伊日教堂的白塔,维谢赫拉德城堡入口处不远的圆筒形教堂,查里桥靠小城一侧的桥塔等。

歌特式建筑风格: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的建筑风格。整体地用直线式设计,建筑物高大耸向云天的尖塔,是其最大的特征,有密密麻麻细巧的装饰。典型的如布拉格城堡内的圣维特大教堂,老城的双塔教堂等。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3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代替了耸立的高塔,主要采用曲线的简洁豪华的设计。如位于犹太区的平卡斯犹太教会堂,位于布拉格城堡门口的军事博物馆以及皇家花园内的夏宫等。

巴罗克建筑风格: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屋顶是葱头状园顶,塔是圆形设计。洛雷塔教堂是巴罗克式建筑的杰作,其他还有圣尼古拉教堂,特罗亚城堡等。

新艺术派建筑风格: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设计采用像流动的花或藤蔓植物这样的装饰风格。新艺术派的代表人物是捷克人阿尔方斯.穆哈。如瓦茨拉夫广场上的欧罗巴饭店、布拉格总站的入口装饰等。最典型的建筑应该是城市宫(又叫市民会馆)。

参考资料:||

20世纪初,布拉格可是和巴黎相提并论的,没有巴黎的虚张声势,布拉格的浪漫带着比巴黎更正宗的波希米亚,那种流浪的神情。诗人,这些精神的贵族,流连于咖啡座,是这个城市重要的人口,是他们完善了这座城市,使之美丽。

布拉格是捷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分布在七座山丘上,有伏尔塔瓦河蜿蜒流经。人口119.3万,面积496平方公里,全市共设22个区。平均海拔235米,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交通:中国和捷克尚无直航,可由邻近国家转机前往,

捷克和邻近国家共有18个通关边界,游客可由此通过火车或汽车进出捷克。在捷克购买火车票,拥有学生证可优惠。布拉格市中心的旅游景点集中,步行即可,城市交通也算发达,游客以地铁和电车为主。票价约20克朗一程。

■消费:捷克物价不高,但在观光客聚集之地如布拉格,物价有逐年上涨之势,但还是比西方国家便宜甚多。

唯一例外的是住宿,特别是布拉格,经常一床难求。

省钱的自助客可入住青年旅社。

■气候:5月至9月布拉格的平均温度在摄氏14度以上,也是最佳的旅游季节。夏季约20-30度,夜间稍有凉意,需备薄外套或毛衣。冬季(11月起至4月止)严寒,需备御寒衣帽等保暖用品。

捷克饮食以肉食为主,还有马铃薯、浓汁配饭和熟烧蔬菜或泡菜。标准快餐为knedlo-zelo-vepro(即面团、泡菜和烤猪肉)。中餐馆一般消费60元人民币左右。捷克产的优质啤酒,价格比矿泉水还便宜,千万不要错过哦。

春天到布拉格,夜晚登上布拉格城堡。古人登高远眺为发思古情怀,而旅人登高只为风景,所以也只能看见满城璀璨,金光闪闪,仿佛下过一场流星雨,所有的星星都落到凡间,女神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两次大战毫不留情地蹂躏了欧洲的历史名城。周围的柏林、布达佩斯皆伤痕累累,唯有布拉格得天独厚,让战火遗忘。所以市内老旧的建筑物都保留了原貌,小小的旧城里收集了各种风格的建筑物。布拉格的美丽甚至有点让人不知所措,哥特式的尖塔,巴洛克的圆拱顶,建筑立面挤满了新艺术风格的雕像和装饰,不让一处平淡无味,不让相机的眼睛闲着。半天下来后,就觉得自己承受不下去了,只好逃进咖啡馆里,当然咖啡馆也不是没有故事的,这家是哈维尔喜欢呆的,那家卡夫卡曾经是最晚离开的客人。这就是布拉格,如果你愿意听,还有很多的故事。

这也是为什么1989年,前苏联军队撤离之后,布拉格随即涌来了大量的游客,旅店客房马上供不应求。

参考资料:我的大脑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