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是谁命名的?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它也是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小的一颗,其半径约为1500公里,公转周期长达248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的发现者是位从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年轻人汤博。汤博出身于美国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穷,他无法上学接受正规教育,但他从小就对满天星斗怀有浓厚的兴趣。可是,光用肉眼观察星空怎么行呢?在他12岁时,汤博自制了一架简陋的小型望远镜。有了这件“武器”,小汤博更加醉心于天文观察,常常三更半夜还痴迷在星空下。汤博虽然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但他天性聪明。凭着对天文学的热爱,他不知疲倦地四处搜集有关的天文知识和材料。到了20岁时,汤博又制造了一架性能相当不错的望远镜。通过这台望远镜,汤博所能够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就更加精彩了。可是,单凭这台自制望远镜,很难在天文观察上有所作为,而那些更先进、更精密的天文观测仪器,一位寒门子弟又如何买得起呢?汤博思来想去,觉得唯有一种解决办法:去天文台工作。1929年,汤博鼓起勇气提笔致信洛厄尔天文台。没想到事情还挺顺利的,汤博不久就成了天文台的一名工作人员。洛厄尔天文台是美国已故科学家洛厄尔创办的。洛厄尔生前认为,在海王星之外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存在。因为海王星并不完全遵循人们根据引力理论预期的轨道运动,很可能在海王星之外还有一颗行星,它的引力使海王星改变预期的运行轨道。洛厄尔将这颗未知的行星称为“行星x”,并且花了很长时间寻找它的“倩影”,但直到他去世为止,这颗遥远的行星仍未露面。这颗未知的行星真的存在吗?谁也无法回答。接下来的10多年间也没有人致力于对它的搜寻。刚刚参加工作的汤博心想:“这家天文台接纳我到这儿工作,要是我能找到洛厄尔预言的那颗行星,不是对天文台知遇之恩的最好回报吗?”于是,汤博开始了寻找未知行星的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在数以百万计的星点中,要找到这颗未必存在的行星,其难度可想而知。汤博深知,行星看起来只是个恒星状的光点,似乎和恒星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从动态观察看,行星会绕着自己的恒星转,因而它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哪怕这种变化极其缓慢微小。“怎样才能发现星点位置的变化呢?”汤博问自己,“如果只是用仪器观察,不可能发现那些细微的位置变化,必须把它们的分布状态随时拍摄下来,再从比较中发现变化。”确定了观察方法后,汤博首先把天空区域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隔二三天时间,他就要重新拍摄相同的天空区域,然后进行认真的比较。拍摄工作不难,但比较起来却极其费事——每张照片上平均有16万颗恒星,要在这么多星点中找到位置发生变化了的行星,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有些小行星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们并不是洛厄尔预言的那颗在“海王星之外的大行星”。为此,汤博特地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观测装置,可以同时比较两张底片,并能够较快地寻找到发生闪烁的光点。这项艰苦的工作持续了近一年之久。1930年2月18日,汤博终于发现在双子座附近的恒星中,有一个移动十分缓慢的星点。“难道这就是洛厄尔预言但却没能找到的行星X?”面对日思夜盼的发现,汤博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了进一步确证清楚,他继续拍摄这个星点的照片。几个星期过去了,汤博终于确证:这个星点正是期盼已久的“行星X”。它正如洛厄尔所说的那样,运行在海王星之外。1930年3月3日,在洛厄尔生日这一天,汤博正式向世界宣布发现了新的行星。这一年,汤博年仅24岁。由于这颗行星远离太阳,接收到的阳光远远少于其他行星,它的星体上是一片黑暗、寒冷、阴森的世界。因此,人们用希腊神话中生活在幽暗阴冷之中的冥界之神普鲁托(Pluto)的名字来为它命名,即今天我们所说的“冥王星”。
参考资料
http://www.cast.ac.cn/htkp/t_ArticleShow.asp?ArticleID=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