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作品?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蒙古族。

英雄史诗的《江格尔》

在苍茫的草原暮色中,篝火熊熊,“江格尔齐”操着马头琴,说唱《江格尔》。被篝火映红面庞的蒙古族同胞,人人凝神,个个注目。这时,寂静的草原上,只有《江格尔》的演唱,时而让人崇敬,时而让人激奋,时而让人愤而握拳,时而又让人发出轻松的笑声......

《江格尔》是在我国蒙古族同胞中传唱的一部英雄史诗,被中外学者誉为“蒙古民族史诗发展的顶峰”,是包括《格萨尔》、《玛纳斯》在内的我国三大史诗之一,系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江格尔》诞生于蒙古的土尔扈特部落。土尔扈特是我国卫拉特蒙古中的一个强大的部落,原居我国北方,17世纪前期,游牧于天山北路;1630年左右,移牧于伏尔加河流域;1771年,毅然东归,返回祖国。《江格尔》伴随着土尔扈特部落流传于在我国北方地区,而后来到新疆并远播西地,又返回新疆。因而人们说,《江格尔》是整个新疆蒙古族同胞的共同财富。

《江格尔》大约产生于13世纪左右。史诗讲述了以江格尔为代表的英雄群体,为风光秀丽、强大和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乐园“蚌巴”东讨西征的故事。史诗以江格尔指挥的各次战争为主线,描绘了“蚌巴”理想乐园壮阔的山川、丰美的草原;歌颂了英雄江格尔的勇敢坚毅、公正无私;反映了牧民百姓的淳朴善良、勤劳智慧;揭露了不法王公的残忍贪婪、糜烂无度。

史诗以铁马金戈、雄浑磅礴的战争场面为背景,描写出将士酌骁勇,谋士的策略,使者的雄辩;还穿插有婚嫁、节庆、礼俗、神话以及动人的故事。因此,《江格尔》又是集古代蒙古族政治、经济、理念、文化、艺术与习俗为一体的百科全书。

《江格尔》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深深扎根于蒙古族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从13世纪左右诞生起,主要由“江格尔齐”在民间传唱,流传至今。“江格尔齐”,蒙古语意为专门演唱史诗《江格尔》的民间艺人。他们以超群的记忆,丰富的知识,受到牧民们的尊重。另外,因为蒙古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江格尔》又有蒙古文手抄本流传于民间。手抄本叫“立江格尔”。

《江格尔》在一代一代“江格尔齐”的演唱中,不断增删、加工,加上手抄本的文字的直观性,使《江格尔》的增删加工,要比单纯的口头文学更细致、更考究。

在1771年,也就是清乾隆十六年开始了《江格尔)的整理工作,最初由新疆的蒙古族王公们分散进行。当时有12章回、32章回不等,究竟《江格尔》有多少章回,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说:“收集到的共有60余部,10万行左右。” 。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主持下,整理工作有组织的由专家进行。我国第一个《江格尔》的正式版本是195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3章蒙古文版;1980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5章蒙古文版;汉译本有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198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15章本。另外,新疆整理的《江格尔资料本1~9集》,于1988年印齐。人们期待着《江格尔》最终正式版本面世,像《玛纳斯》的完成本一样,成为传世珍品。

演唱《江格尔》是蒙古族群众最普及的文化活动。但是,每次演唱都很郑重,表示对英雄江格尔的敬重。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