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海蜇。
海蜇,学名水母,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远在5亿多年前的古生代的寒武纪就已经和浩瀚的大海结成亲密的伴侣了。在生物学上,海蜇被列为腔肠类软体动物,口部四周生有长长的8只触脚和许多触须。触脚遍布大小吸盘,用以捕食浮游生物和固定栖息在岩石上。触脚和触须的另一功能是自己防身和外避敌害。因为触脚神经敏锐,能预感威胁。 海蜇的活动,一半是借助风水流,一半依靠自身体内收缩排气排水前进。海蜇还有一种高超的本领,这就是在它那八只触脚上生有许多小球,小球腔内生有砂粒般的“听石”,“听石”刺激球壁的神经感受器,使它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812-赫兹的次声波,凭此可以提前十几小时预知风暴的到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蜇资源的国家。远在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就已有记载。宋人沈与求说它“出没沙嘴如浮罂,复如缁笠绝两缨,混沌七窍俱未形,块在背负群虾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海蜇的生态。
海蜇自古以来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是人们喜爱的筵席佳肴,营养很丰富。海蜇全身可食,每百克海蜇肉中含有蛋白质12.3克、脂肪0.1克、糖3.9克,热量66千卡,还含有钙182毫克、铁9.5毫克。另外还含有维生素B1、核黄素、碘等物质。它的膏液炝剥煮熟后清炒,味道鲜美;其伞部和腕部,用盐、矾腌渍,脱去水分,可加工制成脍炙人口的名菜。普通的吃法有凉拌和滚烫两种,以姜、醋拌食为佳,切前应多洗涤,先在烘锅内不用油轻炒,然后放入冷水再洗一次,把配料炒熟,将海蜇拌匀即可食,素淡可口,别具风味。
海蜇除食用外,还有营养疗效和医药作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归砚录》载:“海蜇,妙药也。宣气化淤,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医林纂要》载:“海蜇补心益肺、滋阴化疾、去结核、行邪湿、解混渴醒酒,止咳除烦。”《随息居饮食谱》载:“海蜇清热消痰,行阏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痕症、泻痢、崩中带浊、丹毒、癫痫、痞胀、脚气。”《本草拾遗》认为荸荠与海蜇同煮,去蜇食荠,可治小儿一切积滞。目前,临床上用治疗高血压病的“雪羹汤”就是用海蜇与荸荠制成的合剂,其疗效显著。长期服用“雪羹汤”无毒性及副作用,对早期高血压患者最适宜。科学家最近研究还发现,海蜇的刺细胞内毒性物质的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
夏、秋两是海南海蜇汛期。随着明媚的东南风,蔚蓝的海面上一团团、一朵朵粉红、花白的海蜇象晶莹透明的伞花载沉载浮、体态轻盈、无比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