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孩子学习应从哪方面入手?
要学会和孩子谈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合理用脑大脑的活动是有规律的,长时间紧张的学习活动就破坏了脑的活动规律,使大脑受损。孩子疲倦了,哈欠不断,打瞌睡,家长还不让孩子休息,不仅造成孩子的学习效果差,而且易损伤他的大脑。我们讲科学用脑,就是在安排孩子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到交替用脑,不要让孩子长时间从事某一科内容的学习,要让孩子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交替变换。比如,孩子做了半小时的数学作业,休息10分钟,再让孩子做语文作业。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大脑的活动效率。
一般说来,早晨头脑清醒,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效果最好;中午,经过上午半天的学习,再加上刚吃过午饭,肠胃活动处于高潮,大脑的供血往往不足,不宜让孩子从事学习活动,应安排孩子适当休息;晚上7点钟后的一两个小时,又是大脑活动的高潮,应安排孩子适当的学习活动。不过,这段时间只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从事一些学习活动,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做些游戏,不应再从事紧张的学习活动。晚上八点半左右就应让孩子睡觉了,因为保证睡眠也是科学用脑的组成部分。不过,我们在生活中也发现,由于个人的习惯不同,有些人有自己的最佳用脑时间。如,有的孩子晚上精神特别好,学习效率特别高,对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要硬性矫正,应观察孩子的用脑习惯,帮孩子做好安排,但无论如何,经常“开夜车”是不好的,应帮孩子加以调整。
(二)营养大脑所谓营养大脑,就是要在饮食中注意多吃能补充大脑营养的食物,如,肉类、水产品、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为了孩子大脑的健康,家长在安排孩子膳食时,各种营养要适当做好搭配。
(三)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现在,有些家长限制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不让孩子参加体力劳动,认为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会占去学习时间,得不偿失。实际上,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孩子大脑的健康发育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养成孩子爱活动、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有利于有张有弛地用脑。所以,家长切勿把孩子的学习与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立起来。有一位母亲深有体会地跟我说:“以前,我就不让孩子做家务,也不让她参加体育锻炼,就怕影响她的学习。后来我参加家长学校活动时,老师建议我让孩子参加打乒乓球活动,每天都要坚持1小时,还让我安排孩子做家务,我照做了。结果是孩子的胃口大开,精神也特别好,不但没影响学习,学习成绩反而提高了。”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的学习环境受多方面影响,这里主要谈与科学用脑有关的采光和噪声问题。我们都有体会,昏暗的光线会使人昏昏欲睡;嘈杂的噪声会使人烦躁不安。所以,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注意合理采光和防止噪声是孩子科学用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采光要做到光线充足,并要求孩子的学习姿势正确;防止噪声要做到家里人看电视不要影响孩子学习,要保持安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