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编写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四库全书》先后誊缮了几部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72年,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成书后,先编写了四个抄本,分藏于文源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即“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续抄三部,分贮于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即“浙江三阁”或称“南三阁”)。这七部抄本,深藏秘府,世人很难窥及,之后又迭经战乱,屡遭焚难,文源阁、文宗阁、文汇阁藏本已不复存世,文溯阁本曾遭日本侵略军的抢掠,文澜阁也一度散失,文渊阁本则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被运到台湾收藏,这就使得幸存的《四库全书》弥足珍贵。

四库全书精华摘要

经部精华摘要

■《论语》(春秋)孔子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中国儒家学派的基本经典,“半部论语治天下”,影响中国二千年的“东方圣经”,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

■《孟子》(战国)孟柯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启明星。

■《诗经》(春秋)孔子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尚书》(春秋)孔子

——“上古之书”,中国现存最早的政评类史书,素以文辞古奥难懂著称。

■《礼记》(西汉)戴圣编

——先帝儒家礼乐治国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重要标志。

■《左传》(春秋)左丘明

——是一部重要的典籍,无论从史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看,它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它对其后几千年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史部精华摘要

■《国语》(先秦)左丘明

——此书首创国别史体例,语言幽默,散文性很浓。

■《战国策》(汉)刘向整理

——本书以“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之策谋”,是中国最早以记叙“谋略故事”方面史籍。

■《史记》(汉)司马迁

——为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鲁迅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中国正史类之先河。

■《汉书》(汉)班固

——为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为后代史的修撰奠定了范例。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号称“中国历史之冠”。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该书,对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都有极高的评价。

子部精华摘要

■《荀子》(战国)荀况

——先秦诸子学说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哲学、学术思想史上继往开来的不朽丰碑。

■《老子》(春秋)老聃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对中国人立身处世之影响最大的“阴谋”哲学,被译为数十种文字,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

■《庄子》(战国)庄周

——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之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伟大著作,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寓言文学的“奠基之作”,中国小说创作的鼻祖,先秦诸子散文中思想性、艺术性最高的作品。

■《韩非子》(战国)韩非

——法、术、势并重,以“法”治国,弄权之“术”,君王成“势”,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

■《孙子》(春秋)孙武

——“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国外多家军事院校的教材,海内外企业家以兵法经营管理的“圣经”,广为流传,备受推崇。

■《司马法》(春秋)司马穰苴

——汉代,武帝就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秩比博士”,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评价甚高,并引用了其中不少条文。

■《吴子》(战国)吴起

——宋神宗时,《吴子》被列入《武经七书》加以刊行,成为习武者的必读教材。后来它又被传到国外,现有日、英、法、俄等多种译本。

集部精华摘要

■《楚辞》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太白全集》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居易集》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杜甫集》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苏轼集》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欧阳修集》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韩愈集》(唐)韩愈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散文家和古文运动活动家。

参考资料:http://www.dragonsource.com/huawenjindian/sikuquanshu.htm

4部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