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戏曲脸谱是?
据考证,脸谱的发明,最早是中国北齐时代的著名大将兰陵王高肃,可称为脸谱的鼻祖。
据《北齐史》、《教坊记》、《通典》等史书记载:兰陵王姓高,名肃,字长恭,又名孝,渤海(今河北景县)人。他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高祖神武皇帝)之孙,世宗文襄皇帝高澄的第三子,属于鲜卑族。生年不详,卒年为武平四年(公元573年)。据推测,他死时只有28岁左右。这位英年早逝的将军,貌心壮、音容兼美,武艺高强,爱兵惜才。初封为徐州兰陵郡王(兰陵郡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故称兰陵王。后因屡建战功,封增邑1500户,转中领事、左右大将军、大司马、尚书会等职。
兰陵王武艺超群,但每次与敌对阵,因其容貌俊美,敌人并畏惧,难以制敌。为此,他让画工绘制了许多凶恶的假面具(也叫大面),每逢出战时任选一个戴在脸上,以利制服敌人,从此后,每次打仗,百战百胜。这就是他发明脸谱的起因。
后来,古代人们逢年过节,搞社火,就把脸谱用上了,给赏们戴上妖魔鬼怪的面具,载歌载舞,为人助兴。到了唐朝,有了戏剧,赏们又从社炎脸谱中,吸取营养,移植到戏剧舞台上。
中国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戏剧的化妆方法,是在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宋涂面化妆又是从更早的面具艺术那里发展来的。面具的渊源可追溯到那遥远的远古图腾时代。因此,戏曲理论家翁偶虹先生曾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孳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
参考资料: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