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付敏感皮肤
其实引致皮肤敏感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数种:
1. 天气变化,尤其温度及湿度骤降时令油脂分泌减少,皮肤异常乾燥。
2. 长期置身於阳光下或暴露於污浊的空气之中。
3. 接触化学物品。
4. 使用含有果酸或酒精等刺激性的护肤品。
5. 生活紧张,内分泌失调。
健康的皮肤表面有一层天然的皮脂膜,防止水份过度流失,也保护皮
肤免受空气污染的伤害。若皮脂膜受到破坏,皮肤便很容易变得乾燥、
痕痒、脱皮、发红及肿痛等。除破坏了外观,也令人感到很辛苦。
皮肤敏感应变法
1. 多喝水或汤以保持身体内有足够的水份。在冬天寒冷的日子,大家
可能都会多吃少动,但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血液能送达至皮肤
末端,改善乾燥痕痒的情况。
2. 护肤品方面应选择不含酒精、香料、果酸及防腐剂的产品。这些成份会
令刺激皮肤,也导致更乾燥的现象。另外,硷性的洁面剂会破坏天然皮
脂膜,所以要选择微酸性的洗面乳。
3. 多吃含维他C的食物,维他命C帮助对抗敏感及发炎,促进皮肤制造骨胶原,
加强其储水的功能。玫瑰果、奇异果、士多啤梨、青椒等含极丰富的维他命C,
无论是否皮肤敏感也不妨多吃。
4. 若敏感非常严重,最好不要使用化妆品,如必须使用的话,也要选水份重的
一类而避免太丰润的。
5. 如试过很多护肤品也无效,也可单独涂可可巴油、圣约翰草油、甘菊油或
芦荟,补湿滋润之馀,更发挥出色的镇静纾缓功效。
6. 不可使用过热的水洗面或洗澡,更不要用刷子或摩砂。
7. 敏感的皮肤按摩时间不可以太长,而且力度要轻,尽量使用淋巴按摩法,
避免摩擦过量。
8. 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如阳光、冷空气、热及尘埃等,作出适当的防护。
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少吃鱼虾、牛羊肉等食品。
生活调理:
1、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
2、皮肤要保持清洁,经常用冷水洗脸;
3、尽量避免在炎热的空气中长时间停留,避免尘埃、汗水的过多刺激;
4、要保持皮肤吸收充足的水分,避免夏日炎热引起的皮肤干燥;
5、避免过度的日晒,否则会引起皮肤受到灼伤,出现红斑,发黑,脱皮等过敏现象;
6、选用敏感系列化护肤品、如:敏感面霜、细胞乳液霜等,以镇静皮下神经丛。
7、忌用产热的护肤系列用品,不对面部做大面积按摩,切勿选用磨砂膏。
8、使用同一牌子化妆产品,选择不含浓烈香味、不含酒精等刺激性的化妆品。
9、选用特效的敏感精华素,使皮肤增加纤维组织,使薄弱的皮肤得以改善;
10、尽量不化妆或不化浓妆;如果出现皮肤过敏后,要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保养护理。
支招一
慎用化妆品 少用洁面产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很多都是用化学原料制造的,其中含有添加剂对某些人来说就是一种过敏原,会诱发皮肤过敏。 因此,建议在使用化妆品时,一定要在试擦之后再使用。
除此之外,必要的皮肤护理可以增强皮肤对致敏原的抵抗力,预防一些皮肤过敏疾病。在气温逐渐转暖的夏季,一些皮肤过敏患者认为气温较高,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不需要对皮肤进行保养,还有的患者则是相反,过多地使用洗面乳以及去脂力强大的洁肤用品。事实上,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无论寒暑春秋,过敏症患者都要十分小心护理皮肤,保持每天3次温水洗脸,避免选用碱性过高或过份强效的洁面皂或洁面产品洗面,让肌肤得以保留一层天然的油脂做保护,户外活动时应涂上防晒产品,以减低紫外线对肌肤造成伤害。此外,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必不可少的运动锻炼。
支招二
三思而后“吃”
食物是引发皮肤过敏的一类重要过敏原。海鱼和其他的一些海产品常常是引发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的重要因素。许多人在食用海鱼,尤其是带鱼和大黄鱼后,会出现皮肤红肿、皮疹、瘙痒、风团等症状。其他食物,例如麦类、蛋、牛奶、肉、番茄、巧克力以及夏天上市的一些水果等都可能引起过敏,但是每个过敏病人对这些食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因此,专家建议过敏症患者在保证饮食营养均衡的同时,要认真考虑“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问题。对于明确会引起皮肤过敏的食物一定要忌口,如果不能明确是什么食物引起皮肤过敏,可以通过停止吃某种食物后症状有无缓解来判断。此外,还可以去医院做过敏原检测来确定到底是什么食物引起皮肤过敏。
一旦出现了皮肤过敏症状,患者要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加强皮肤的防御能力。根据营养学家的研究,洋葱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可防过敏症的发病。多种蔬菜和水果也有抵抗过敏性疾病的功能,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别显著,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正是天然抗组织胺剂,能够预防过敏性疾病。
支招三
避免日光下久晒
光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性疾病,主要的致病机理是当皮肤组织受光线照射后形成抗原物质,使机体致敏,导致过敏反应。一般来说,肤色浅的人容易患光过敏性皮肤病,以女性较多见。
光过敏性皮肤病可以分为日光性皮炎和多形性日光疹两种。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一般在暴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皮损部位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轻者1天—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有脱屑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重者可伴有类感冒症状,如发烧、乏力、全身不适等,约1周左右即可恢复。
多形性日光疹属于迟发型过敏反应性皮肤病,有遗传倾向。病变也在暴露部位,先有刺痒感,随后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皮疹,可持续多年,最后皮肤增厚变黑,可伴有紫癜或毛细血管扩张。通过紫外线敏感试验可以确诊此病。
对于光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来说,预防至关重要,专家建议要从少到多地参加户外活动,使皮肤色素增加,以提高对日光的耐受性,不宜在强光下呆的太久;采取一些避光措施,如戴太阳帽或涂些防光剂等。治疗上,应根据皮损情况,可以使用外用药、抗组织胺药(如开瑞坦等),同时还可以配合服用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
支招四
少与饰品“亲密接触”
饰品不仅代表了时尚与潮流,还体现了佩戴者的品位。目前饰品使用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棉、麻、木、石、皮革、镀金、银、橡胶等等,这些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添加了一些化学物质,这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
一旦出现因为佩戴而产生皮肤过敏症状,要立刻停止佩戴,赶快找皮肤科医师治疗。此外,由于夏天炎热排汗多,汗液与饰品接触会引起接触性湿疹,这时也要立即停止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