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脖子病和颈椎病的区别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般俗称的“大脖子病”主要是指单纯的甲状腺肿

单纯的甲状腺肿,我们在临床上又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地方性的甲状腺肿,一类叫做散发性的甲状腺肿,地方性的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 ,或者水源里面缺碘,是因为缺碘引起来的,这种情况的发病人群比较多,所以我们叫做地方性的甲状腺肿,另外一种就是散发性的甲状腺肿,像在城市里面有的人发,有的人不发,这个就叫做散发性的。

大脖子病,医学上称为甲状腺肿。人们历来认为,大脖子病是一种地方性疾病,是由于某些地区的饮食中碘含量不足,导致人体缺碘造成的。

但是有些地区的饮食中碘含量达到了国家标准,碘盐使用也很普遍,人体摄食的碘已经足够,却仍然有人得大脖子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碘摄入量不足并不是大脖子病的唯一原因。有些蔬菜和水果不能同食,如果同食了这些蔬菜和水果,也会诱发大脖子病。

临床研究证实,人体摄食了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后,体内会产生硫氰酸盐,并代谢成硫氰酸,而硫氰酸具有抑制甲状腺的作用,只是正常进食量产生的硫氰酸并不会对甲状腺造成危害。

但是,如果此时摄食富含植物色素的橘子、梨、苹果、葡萄等水果,这些水果中的类黄酮在人体内被肠道 细菌分解后,能够生成羟苯甲酸及阿魏酸,可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从而诱发大脖子病。

因此有关专家提醒人们,刚刚食用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后,不宜马上吃橘子、梨、苹果、葡萄等水果,这样可避免得大脖子病。已患大脖子病的人也应该注意,这两类蔬菜和水果不可同食,以免使病情加重。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根据病理变化,颈椎病可分为五型:(1)脊髓型;(2)神经根型;(3)椎动脉型;(4)交感神经型;(5)混合型。颈椎病的病因:(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畸形等;(2)慢性劳损;(3)急性损伤。病理变化为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弹力减退而向四周膨出或髓核疝出可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使神经根管及椎管容积变小,小关节及钩突关节退行性变致小关节脱位可造成颈椎退行性滑脱。

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四肢无力、僵硬、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可引出病理反射;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上肢放射痛、麻木、浅感觉迟钝、肌力减退、反射弱;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头痛、头晕等脑血管痉挛症状及眩晕、恶心、耳呜、视物不清等脑缺血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出现霍纳氏综合症、心动过速或过缓、双上肢及头面部血管痉挛或扩张,肢体少汗或多汗;混合型颈椎病有上述两种以上的临床表现。

X线摄颈椎正侧位像、颈椎CT或MRI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病应注意与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征、椎管内肿瘤、梅尼埃综合征鉴别。

大脖子病在前面,颈椎病在后面.

“大脖子病”学名叫甲状腺肿大,是碘缺乏引起的。脖子有三种症状:肿、胀、痛,这是缺碘的缘故。平时要加强碘的吸收。像一些含碘的海类食物如:紫菜、海带等都要吃,加碘盐也可以治甲状腺肿大,并且最方便有效。

而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它常见于中老年,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椎间盘突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病症。颈椎病患者常有颈背酸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眩晕、恶心、肩背发凉等症状。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