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 ?
现在天津处於的位置原来是海,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
天津地区的形成始於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唐中叶以後,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一直到元朝,都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天津古名「直沽」,明永乐二年(1404年),镇守北京的朱棣为了同他的侄子争夺皇位,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後来朱棣作了皇帝,为了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之渡口之意。因在此筑城设卫,故俗称「天津卫」。
卫是军事建制,而不属於地方行政区划。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州属行政区域,天津由卫名转变为地名) 清雍正九年(1731年),天津升州为府,天津府下置天津县。
1860年被辟为通商口岸。
1912年(民国元年)3月,北洋政府成立。是年7月,撤销了天津县的建制,保留了「府」; 1913年4月,又撤销天津府,重建天津县。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管的直辖的天津市。 1930年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京迁至天津,天津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建立天津市(一说「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时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由中央直辖。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 1967年1月2日,天津又改为中央直辖市至今。